驾言出城阙,行行陟崇山。
舒怀到昭旷,未觉天地宽。
鴥彼离群雁,嘹嘹浮云端。
嗟我远兄弟,千里同岁寒。
举头不见日,况复远长安。
归飞胡不早,听此雕朱颜。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思想情感的理解掌握。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回归文本,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判断即可,注意要理解诗歌意思,体会诗人感情。

(1)

驾言出城阙:你驾车离开京城的城楼啊。

行行陟崇山:一步步登上高高的山峰。

舒怀到昭旷:舒展胸怀向着辽阔的天空。

未觉天地宽:没有感到天地的广大。

鴥彼离群雁:那孤零零的大雁呀,

嘹嘹浮云端:飞上高空,回荡着嘹亮的鸣声。

嗟我远兄弟,千里同岁寒:唉!我这个远离亲人的游子呵,与你们一样地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举头不见日:抬起头来看不见太阳。

况复远长安:何况还要远远地回到长安?

归飞胡不早:什么时候才能归来呢?

雕朱颜:容颜像雕刻的红木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表达了作者在秋日登高时的感慨之情。首二句写诗人辞别京城后,一路跋涉来到高耸入云、层峦迭嶂的崇山峻岭中。“驾言”、“行行”表明诗人行动匆匆,急切心情;“陟崇山”说明诗人登山之难。“舒怀”、“到昭旷”,表现了诗人在登临之后的心情。“舒”字写出了心情的舒展,“到昭旷”表现出心胸的开阔。然而诗人很快发现“天下无知己”,因而产生了孤独寂寞之感,“天地宽”一句就流露出这种孤独寂寞的情怀。“鴥彼离群雁”两句写到了大雁,是诗人触景生情。诗人看到孤雁自南向北飞去,想到远方的亲朋,不禁发出感叹:“嗟!我远兄弟,千里同岁寒。”这句诗表达了自己对亲朋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自己与他们共同度过长年岁月的感慨。最后两句写诗人仰望天空,只见一轮明月悬在空中,而自己却身在万里之外的长安,无法与亲人相见,更无法享受团圆之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亲之情。诗人以雕琢艳丽之笔,绘出了一轮皎洁明亮的明月,烘托出诗人内心孤独凄清的氛围。

【答案】

秋居杂咏

驾言出城阙,行行陟崇山。

舒怀到昭旷,未觉天地宽。

鴥彼离群雁,嘹嘹浮云端。

嗟我远兄弟,千里同岁寒。

举头不见日,况复远长安。

听此雕朱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