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趁飞蓬,来作海边梦。
曾无竹马迎,长办柳车送。
长须乞米收,骥子学诗诵。
自公弭节归,许我执鞭从。
听诗鬼神泣,看剑星辰动。
欢留文字饮,静憩苾刍供。
辨疑每及争,攻短不惮痛。
搜奇至旁求,探赜或奇中。
谁知烟霞姿,肯与尘土共。
长风起青冥,逸思搅空洞。
岂无酒百船,可待角三弄。
不劳行炙人,一见散花众。
敢违江山招,宁受儿女风。
可但东山佳,西池有仪凤。

【注释】

十年:这里指十年来。趁飞蓬:比喻飘泊不定,到处流浪。海边梦:指在海滨生活或任职。曾无竹马迎:没有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的机会。长办柳车送:长期做官。柳车:指官吏的轿子。

长须乞米收:长须(胡须)是形容年岁大的人。乞米:向人讨饭,这里指老病之状。《庄子·逍遥游》中说:“适千里者,三月聚粮。”意思是走远路的话,要备好三个月的粮食。这里用“乞米”表示年迈。

骥子:指年轻有为的青年,这里借指自己的儿子。学诗诵:学习诵读诗文。

自公弭节归:自从您(我)回到朝廷。弭节:停止行驶以表示恭敬。

许我执鞭从:让我跟随在您后面侍奉。

听诗鬼神泣:听到诗歌而感动得落泪。鬼神泣:传说中天帝和鬼神能感动人心,这里指诗人感动。听剑星辰动:听到宝剑出鞘之声,而使星星也为之颤动。

欢留文字饮:高兴之余,留下许多文章作为酒食。

静憩苾刍供:静坐在佛像前虔诚地祈祷。苾刍:佛教语,意即清净之人,这里泛指僧侣。

辨疑每及争:遇到疑难问题总是互相争辩。

攻短不惮痛:揭发别人的短处不怕得罪人。

搜奇至旁求:搜索奇闻异事到极点。

探赜或奇中:探索深奥的道理可能找到奇妙的答案。

谁知烟霞姿:谁知道那些烟波浩渺、云山缥缈的景色?

肯与尘土共:不肯同世俗之人同处。肯:岂敢;岂有。

长风起青冥:长风吹起高远的天空。青冥:苍天,天空。

逸思搅空洞:超俗高远的思想搅动了空虚的境界。逸:超凡。

岂无酒百船:难道没有一百艘船的酒?可待角三弄:能够经得起《广陵散》三曲的演奏吗?

不劳行炙人:不用劳烦别人去烤火取暖了。行炙人:行走于烈日下的人。

一见散花众:一见面就散开了众人。

敢违江山招:不敢违背君王的旨意。江山招:指君王的召唤、命令。

宁受儿女风:宁愿承受儿女们的宠爱。儿女风:《世说新语·德行》载王戎年少时,有人称赞他,说他有如颜回、孔子一样贤德,王戎回答说:“终身言思令则可,何谓颜回、孔子邪?”

可但东山佳:只是东山景色美好罢了!东山,晋谢安隐居之处。

西池有仪凤:西池边有美丽的仪凤鸟。仪凤: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这里借指美女。

【赏析】

此诗作于公元825年(唐宪宗元和十一年),是王才元少师任翰林学士时的一首五律。全篇表现了作者对当时官场黑暗的愤慨之情和对清廉正直生活的喜爱之情。

首联两句写自己十年来的漂泊生涯。“十年”二字,表明其仕途的坎坷,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生活的厌倦和不满。

颔联写因长期做官而失去孩童时代的游戏乐趣,只能让年老的父亲做柳车夫送他上路。这两句反映了封建官场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官场生活的态度和看法。

颈联写诗人看到自己的年老的父亲向人们乞讨食物,而年轻的儿子却在家中学习诗文的情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庭的关注和爱护,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无奈和疲惫。

尾联写诗人听到美妙的音乐而感动落泪,看到宝剑出鞘而让星星都为之振动的情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反感。

整首诗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描写和对自己经历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反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