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水逾白,疏山山不疏。
林迷钟递响,路久衲分裾。
寤寐念丘壑,征行怀简书。
西来有意否,试与问何如。
注释:
- 白水寺:位于今陕西宝鸡市东南,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
- 白水水逾白:形容湖水清澈见底,颜色如同白色的绢帛一般。
- 疏山山不疏:形容山峰虽然稀疏,但并不显得空旷。
- 林迷钟递响:指在山林中迷路时听到的钟声。
- 路久衲分裾:指在漫长的旅途中,僧人的衣服被风吹得分开。
- 寤寐念丘壑:指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都想念着山水的美好。
- 征行怀简书:指在外旅行时,常常带着简札书信,以便写作或记录。
- 西来有意否:表示是否有去西方修行的想法。
- 试与问何如:表示试着询问对方的意见或看法。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描绘了他在白水寺游览时的所见所感。全诗以白水寺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修行的感悟。
首联“白水水逾白,疏山山不疏”描绘了白水寺周围的景色,白水清澈见底,而山上虽多却不失其秀丽。这两句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白水寺的宁静与美丽。
颔联“林迷钟递响,路久衲分裾”则转入对旅途中的体验。林中迷途,听钟声而知方向;长途跋涉,衣衫被风吹得分开。这两句通过具体的事件,展示了旅途的艰难与不易。
颈联“寤寐念丘壑,征行怀简书”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感受。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诗人都念念不忘心中的山水之美,而旅行过程中,也常常带着简札书信,以便写作或记录。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追求。
尾联“西来有意否,试与问何如”则是诗人的一种自我反思和提问。是否真的有去西方修行的想法?是否真的能够理解并实践这些理念呢?这些问题引发了诗人对修行目的和方式的思考。
整首诗以白水寺为线索,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生活的体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修行的思考。语言简练明快,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哲理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