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来往南丰路,饱听乡民说县丞。
刚果已如秋汉鹗,洁清仍似玉壶冰。
室无奸吏纵横入,门有书生旦暮登。
何事廉车帷幕厚,不将高位待贤能。
诗句解析:
寄赠张县丞:这是直接表达诗的主题,即向张县丞赠送一首诗。“寄”字表达了诗人通过诗的形式传递信息的意图,“赠”则是诗歌的主要内容。
二年来往南丰路:描述了诗人与张县丞之间的交往情况。”二年”表示时间长度,”来往”说明两人频繁接触,”南丰路”可能是他们经常行走的道路或者地方。
饱听乡民说县丞:”饱听乡民说县丞”表明诗人在这两年里,不断地听取乡民对张县丞的评价和谈论。这里的”饱听”强调了诗人对乡民言论的重视程度。
刚果已如秋汉鹗:这里的”刚果”可能是指张县丞刚到任时的正直和果断,”秋汉鹗”则可能是比喻或象征,可能指秋天的鹰,象征着锐意进取、不畏艰难。
洁清仍似玉壶冰:这句进一步赞美张县丞的廉洁和清正。”洁清”强调其清洁无暇,”玉壶冰”则是用玉制作的水壶里的冰来比喻其清澈透明。
室无奸吏纵横入:这句话描绘了一个没有腐败官员横行霸道的场景,”室无”强调的是这个环境的干净和纯洁。
门有书生旦暮登:这里的”书生”可能指的是那些勤奋学习、渴望有所作为的青年学子,”旦暮登”意味着他们随时准备接受教育,追求知识。
何事廉车帷幕厚:这里的”廉车”可能是指清廉的官员乘坐的马车,”帷幕厚”则表达了对官员出行时所带随从人数的担忧。
不将高位待贤能:最后的这一句是对张县丞的高度赞扬,”高位”可能指的是较高的职位或权力,而”贤能”则是对张县丞能力和品德的肯定。
译文:
两年来,我与张县丞在南丰路上往来不断,聆听着乡民们对他的评价。他的刚毅正直如同秋天中的雄鹰,他的清白如同玉壶中的冰块。在他的治理下,没有一个奸臣能够横行霸道,他的家门前总是有勤学的年轻学者们日夜前来。然而,他为何不选择更高的职位来对待贤明的人才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述张县丞的政绩和人格魅力,表达了对其深深的敬意和不舍。诗中通过对张县丞治理下的环境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他的清廉、刚毅和智慧。同时,诗中的疑问句式也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