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勇慕古人风,坎壈无由到泽宫。
力命不容相斗竞,光阴从此便和同。
身如孟氏兼三乐,家似昌黎厌五穷。
莫为明时颇惆怅,著书亦是济时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第一句:“当年勇慕古人风,坎壈无由到泽宫。”
这句诗的意思是:“当年我也曾仰慕古人的风采,但如今却没有机会去拜见他们。” 其中“坎壈”指的是艰难困苦,“泽宫”可能指的是某个有声望或地位的人的住所。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追求古代文化和道德风范的渴望,以及现实生活的艰辛。

第二句:“力命不容相斗竞,光阴从此便和同。”
这一句表示:“虽然努力争取却受到限制,不能相互争斗竞争。因此,时间就这样与过去和谐地过去了。” 这里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努力与社会环境、命运限制之间的矛盾感,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不同态度。

第三句:“身如孟氏兼三乐,家似昌黎厌五穷。”
这里的“孟氏”和“昌黎”分别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孟子和唐代文学家韩愈。这两句诗意味着:“我的人生态度就像孟子那样快乐,而家境则像韩愈那样贫困。我既不羡慕富有也不抱怨贫穷。” 这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

第四句:“莫为明时颇惆怅,著书亦是济时功。”
这句话表明:“不要因为现在的时代而感到悲伤失望,写书也是能够有益于社会的行为。” 这里强调了知识的价值和写作作为传承文化的手段的重要性。

赏析:
陈棣的这首《寄亨父》是一首表达自己对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的思考之作。从诗句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环境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知识、学问和文学创作价值的肯定。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情感,通过对古人风骨的追忆、对个人境遇的反思以及对知识的尊重,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面向未来的积极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