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新诗入北城,起予聊复醉魂惊。
低心苦淡吾徒事,转眼炎凉此世情。
六月未须论止息,三年方看大飞鸣。
锱铢社肉休过问,幸有鳅蔬且烂羹。

奉酬范十七见寄二首

一纸新诗入北城,起予聊复醉魂惊。

低心苦淡吾徒事,转眼炎凉此世情。

六月未须论止息,三年方看大飞鸣。

锱铢社肉休过问,幸有鳅蔬且烂羹。

注释:

  1. 一纸新诗入北城:指范蠡给诗人带来一封新诗。
  2. 起予聊复醉魂惊:我听了诗,不禁又喝醉了。起予,古语中“提起我”的意思;聊(liáo)复,姑且;醉魂惊醒,即醉酒之意。
  3. 低心苦淡吾徒事:心中忧虑而感到淡漠。
  4. 转眼炎凉此世情:转眼间就感受到了世态人情的冷暖变化。
  5. 六月未须论止息:六月还未到尽头,不用谈论休息的事情。
  6. 三年方看大飞鸣:经过三年的时间,才看到鸟儿在天空自由地飞翔。
  7. 锱铢社肉休过问:连区区的祭祀用肉都不要过问。锱铢(zhī zū),形容数量极小,也作“锱铢必较”。
  8. 幸有鳅(qióng)蔬且烂羹:幸好还有鳅鱼这样的美食,并且可以喝上烂熟的汤水。鳅(qǐng)。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范蠡的《前赤壁赋》的和诗,也是一首赠别诗。范蠡是春秋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道家思想家,曾辅助越王勾践灭吴兴越,后弃官隐居,自称鸱夷子皮。他的散文作品如《前赤壁赋》,以议论为主,兼及叙事、写景、抒情。其文语言简练,笔法圆活多变,辞采丰润,富有情思。
    杜甫对这首《前赤壁赋》的和诗,是一首赠别诗。诗中表达了对朋友范蠡的怀念之情。首句“一纸新诗入北城”,是说范蠡寄来的新诗,已经送到京城长安来了。“起予聊复醉魂惊”,则是说读了范蠡的信以后,我不禁又沉醉于其中了。这两句是说,范蠡的信使作者又陶醉于他的诗歌之中,仿佛重新回到了赤壁大战之前的情景。
    第二联“低心苦淡吾徒事,转眼炎凉此世情”,则进一步写出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以及由此产生的感触。“低心苦淡吾徒事”,是说自己内心忧郁,对世事冷淡的态度,是与范蠡相一致的。“转眼炎凉此世情”,则表明自己的感慨,世间的变化无常,人情的冷热难测。
    “六月未须论止息,三年方看大飞鸣。”这两句是说,不必过于计较六个月的时间长短,也不必太过于计较停歇与否,而是要等到三年以后,才能看见鸟儿在天空里自由自在地飞鸣着。这是说时间的问题,也反映了自己对朋友范蠡的思念。
    “锱铢社肉休过问,幸有鳅蔬且烂羹。”是说,连区区的祭祀用肉都不要过问,庆幸的是还可以吃上美味的鳅鱼菜肴,并且可以喝上烂熟的汤水。这是表达对朋友范蠡的关心和思念。
    这首诗是杜甫对范蠡的怀念之作,通过对《前赤壁赋》的和诗,抒发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事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