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药诸生体调狂,尘埃空助老来忙。
壶中自少闲天地,岂是今无费长房。
【注释】
有:同“又”;见:一作“闻”。诸生:指读书人。体调狂:身体和精神都变得很狂放。
空助老来忙:白白地增加自己的烦恼。
闲天地:悠闲自在,无所拘束。
费长房:传说中汉代人,会炼丹术,能长生不老。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卖药人生活的诗。
第一句“有见”二字,似乎与后文的描写无多大关联。其实,“有见”就是“又有所见”,即作者在观察、体验、感叹卖药人的艰辛生活。
第二句紧承上句而来,写卖药人之“见”。卖药之人,为了生计,不得不四处奔波,卖药行医。他们身不由己,心不甘情不愿,只能随遇而安,随波逐流。这种“身调狂”的状态,正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
第三句“壶中自少闲天地”,“壶”字在这里是双关语,既指酒壶,也是道家用语,指壶中天地。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卖药之人虽然身体和精神都变得狂放了,但是心里却很少闲着,他们常常在忙碌之中度过时光,寻找机会。这里的“闲天地”,指的是他们的精神寄托——对名利的追求。
第四句“岂是今无费长房”,是诗人的感慨之词,意思是说,现在不是没有像费长房那样的人了。费长房是一位传说中的仙人,据说他能炼成仙丹,长生不老。他的故事,在古代文人中广为流传,成为追求长生不老的象征。然而,现在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费长房,而是有些人在现实生活中,为了功名利禄而奔波忙碌,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和生命。这种悲哀的现实,让诗人感到无比的惋惜和无奈。
全诗通过对卖药人的观察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它启示人们要珍惜生命,追求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关注社会底层的生活状况,关心那些被忽视的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