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春一雪何易消,南山骤见青岧峣。
馀寒忽作雨冰怪,似有阴沴相呼招。
第堂晨兴乍出户,畏冷须鬓不敢撩。
还归书边拥炉坐,想像悠远情慅忉。
念君幽怀绕嵩少,如镜对物皎莫逃。
乘高北望三十六,只见衰朽连平皋。
心随归雁身欲去,又写佳句传鸣嗷。
缣图遥遥郡阁迥,高咏尽日行周遭。
无人属和卷自满,蚊蚋讵可冠灵鳌。
自来耕野寄病叟,珠玉偶许麻囊韬。
空山寂历时一讽,爽爽不觉惊骨毛。
当年只是说苏李,后此岂复论刘曹。
嗟乎步武已误高,蹄涔不录沧海涛。
东风浩荡官酎饶,不善酩酊亏二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先春一雪何易消,南山骤见青岧峣。
  • 注释:在春天的初雪很容易融化,而南山在瞬间就露出了青色山峰的雄伟。
  • 赏析:首联描绘了立春时节的景色,雪花虽然容易消融,但南山上的青松依然傲然挺立。
  1. 馀寒忽作雨冰怪,似有阴沴相呼招。
  • 注释:突然的寒冷变成了细雨,好像有什么邪恶的气息在呼唤。
  • 赏析:颔联表达了作者在春日里的惊喜,突如其来的春雨让万物复苏,也带来了一种神秘的气息。
  1. 第堂晨兴乍出户,畏冷须鬓不敢撩。
  • 注释:早晨起床后匆匆走出家门,因为怕冷,不敢用手撩起头发。
  • 赏析:颈联描绘了诗人早起的情景,外面的寒冷天气让人不得不紧紧裹住自己,不敢随意行动。
  1. 还归书边拥炉坐,想像悠远情慅忉。
  • 注释:回到书房里坐在火炉旁,想象着远方的情感深沉而又悲伤。
  • 赏析:尾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哀愁,他无法忘怀远方的朋友,只能通过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1. 念君幽怀绕嵩少,如镜对物皎莫逃。
  • 注释:思念你那深深的情怀如同环绕着嵩山一样难以逃避。
  • 赏析:此诗中“嵩少”指的是杜甫的友人郑虔,他的画作被誉为“嵩少画”。这里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感情。
  1. 乘高北望三十六,只见衰朽连平皋。
  • 注释:站在高处向北眺望,可以看到三十六座山丘,但它们只是衰老的山丘连绵不绝。
  •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1. 心随归雁身欲去,又写佳句传鸣嗷。
  • 注释:随着归来的大雁,我的心情也随着它们飞向远方;我还写了一些佳句来表达我的哀愁。
  • 赏析:尾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一方面想要随大雁一起飞翔,另一方面又感到悲伤,无法释怀。
  1. 缣图遥遥郡阁迥,高咏尽日行周遭。
  • 注释:远处的缣画在遥远的郡阁之上显得更加遥远,高歌吟诵一整天都走不到尽头。
  • 赏析: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以及对诗歌创作的投入和热爱。
  1. 无人属和卷自满,蚊蚋讵可冠灵鳌。
  • 注释:没有人和我合奏,我只能自我满足地吟诵;蚊子和蚋虫怎么能比得上龙王的威风呢?
  •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和不被理解的处境,但他并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1. 自来耕野寄病叟,珠玉偶许麻囊韬。
  • 注释:自古以来人们都会到郊外耕种田地,寄养生病的老人;偶尔也会把珍贵的珍珠和美玉藏在麻袋里。
  • 赏析:这两句诗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一种生活场景,同时也体现了杜甫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1. 空山寂历时一讽,爽爽不觉惊骨毛。
  • 注释:在寂静的山中度过了一个漫长的时刻,不知不觉中被大自然的美景所感动。
  •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感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1. 当年只是说苏李,后此岂复论刘曹。
  • 注释:当年我只会说苏东坡、李太白,现在哪里还有人再谈论他们呢?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前人才华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1. 嗟乎步武已误高,蹄涔不录沧海涛。
  • 注释:唉,我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了,就像一只小水牛蹄下的泥巴,无法记录下沧海的波涛。
  • 赏析:最后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无力改变的悲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