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岭分灯契上机,政庭传教及禅扉。
供开蒲馔持盂至,梦忆霞标振策归。
吟砚自澄晨磬彻,经窗闲掩夕香微。
袍纹迥夺岩芝色,猊座人天喜重围。
【诗句释义】
台岭分灯契上机,政庭传教及禅扉。
供开蒲馔持盂至,梦忆霞标振策归。
吟砚自澄晨磬彻,经窗闲掩夕香微。
袍纹迥夺岩芝色,猊座人天喜重围。
【译文】
送别僧人返回护国寺,
在台岭分灯时约定了上机的时机,
在政治朝廷传教时也不忘禅门的门户。
为僧人准备了供品,捧着水碗送到寺院门前,
僧人梦回时记得霞光闪耀,他振鞭而归。
早晨研磨墨笔的砚台自己洗净,
黄昏时分,经窗掩映下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僧人袍纹的颜色与岩石灵芝相似,
佛座上的金狮子,是人间和天上共同喜悦的象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护国寺送别僧人归去时所作。首句“台岭分灯契上机”写送别的场景,台岭是诗人的家乡,这里指代自己的家乡;“分灯”即分灯会,这是古代佛教节日,人们在此相聚庆祝,诗人用“契”字,表示这次分别不是偶然,而是有缘。第二句“政庭传教及禅扉”,点明了僧人此行的目的,僧人要传播佛法教义,进入禅门修行。第三、四句描述送别的过程:“供开蒲馔持盂至”,“蒲馔”是僧人的斋食,“持盂”是指僧人拿着水碗。这里描绘出一幅僧人虔诚拜佛、念经的场景。“梦忆霞标振策归”,僧人在梦中梦见了美丽的云霞,醒来后骑着马离开了护国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祝福和不舍之情。
第五、六句描绘了僧人离开前的景象:清晨,诗人在砚台上研墨提笔准备写诗,以表达对僧人的敬意;黄昏时分,经窗内透出的淡淡香气弥漫开来。这里的“晨”“夕”分别代表早晨和傍晚,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痛苦。“吟砚自澄晨磬彻”,诗人用“吟砚”来形容自己的心境,清晨时分,诗人独自研磨着砚台,直到钟声敲响才停下。“经窗闲掩夕香微”,诗人关上窗户,让晚风轻轻吹过,带走了一天的疲惫。
最后两句描写了僧人离开后的景象:僧人离去后,诗人发现他的袍纹颜色与岩石灵芝相似,这与他的修行有关;佛座上的金狮子象征着人天的喜悦,意味着僧人的离去给人们带来了欢喜。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离去后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情景和僧人的行为,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感情。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送别的场景和内心感受,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僧人的敬爱和不舍之情。同时,诗中的意象和典故也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