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脚如麻未肯收,雨中还作法王游。
云埋辇路烟初合,水溅松岩雪乱流。
心畏险途常恐失,寒侵病骨已知秋。
群峰耸峭犹无畏,为语山僧不用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七绝。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和赏析:

  1. 雨脚如麻未肯收,雨中还作法王游。
    释义:雨点像麻线一样密布,不肯停歇,在雨中继续作“法王”之游。
    注释:“法王”在佛教中指的是佛陀或佛法的象征。这句诗描绘了作者雨中行走的场景,表达了他在困境中的坚韧与不屈。

  2. 云埋辇路烟初合,水溅松岩雪乱流。
    释义:云雾遮住了道路,烟雾刚刚散去,水花溅落在松树和岩石之间,使雪流散成河。
    注释:这里的“辇路”指代皇帝出行的道路,而“烟初合”形容天空的云雾逐渐消散。诗句描绘了一幅雨后山间的清新景象,展现了自然之美。

  3. 心畏险途常恐失,寒侵病骨已知秋。
    释义:内心恐惧危险的道路,总是担心失去;寒冷侵袭,让人感到身体的不适,仿佛已经步入秋天。
    注释:这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对未来的担忧。通过描写天气的变化和身体的感受,诗人展示了自己内心的脆弱和无助。

  4. 群峰耸峭犹无畏,为语山僧不用留。
    释义:群山峻峭挺拔,依然无畏无惧;我在这里说话,不需要留下。
    注释:这句诗表明诗人虽然身处于险恶的环境,但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他希望与山中的僧侣交流,表达自己的决心和信念。

赏析:这首诗以雨为主题,通过对雨中景色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映衬,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人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