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玉堂高步宜,中年遂与水云期。
太冲早擅三都赋,叔度难量万顷陂。
夜壑藏舟今孰在,白驹过隙事堪悲。
南园从此无行迹,老桧高松知未知。
吕朝散挽诗二首
金马玉堂高步宜,中年遂与水云期。
太冲早擅三都赋,叔度难量万顷陂。
夜壑藏舟今孰在,白驹过隙事堪悲。
南园从此无行迹,老桧高松知未知。
译文:
吕朝散在金马玉堂的高官位置上行走自如,正当他中年时期便拥有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景。他在年轻时就已擅长创作《三都赋》,而李叔度则难以估量他的才华和影响力。夜谷之中隐藏着船只,这象征着现在谁还拥有这样的自由和机遇?时光如白驹过隙般匆匆逝去,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南园从此将无人行走,那古老的松树和柏树见证了这一切,但人们是否还能了解它们的感受呢?
赏析:
这首诗是吕朝散对其一生的回顾和反思。从“金马玉堂高步宜”开始,诗人表达了自己曾经身处高位、享受荣华富贵的时光。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开始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这与他早年的理想产生了巨大的反差。这种转变不仅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他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
“太冲早擅三都赋,叔度难量万顷陂”,通过对比两位历史人物的成就和影响,诗人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他不仅在文学上有所成就,还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比较不仅凸显了他的才华,也反映出他对社会的期望和责任。
接下来的诗句转向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夜壑藏舟今孰在,白驹过隙事堪悲”,描绘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夜晚的山谷中隐藏了曾经的船只,象征着现在谁还能找到那份自由和机遇?时间的飞逝如同白驹过隙,让人感到悲哀和无助。这些诗句传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感慨,让人不禁思考如何面对生命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
最后两句“南园从此无行迹,老桧高松知未知”,则带有一种哲理性的沉思。诗人以南园的消失作为结尾,暗示了自然和人类历史的变迁是不可避免的。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个问题:“老桧高松知未知?”表达了对自然界永恒不变规律的思考,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吕朝散一生的回忆和反思,展现了他对生活、社会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它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记录,也是对整个时代和文化的一种反思和批判。这种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