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君邈已远,旧隐锁云扃。
欲知敬遗德,岩以姓为名。
永言配此山,千岁为德星。
虽无猿鹤在,空馀泉石清。
想昔居此地,笑傲轻冠缨。
入居伯夷室,出效子真耕。
种德如古人,养育达周京。
惟能抱永正,是岂其用卿。
卢岩
徵君邈已远,旧隐锁云扃。欲知敬遗德,岩以姓为名。
永言配此山,千岁为德星。虽无猿鹤在,空馀泉石清。
想昔居此地,笑傲轻冠缨。入居伯夷室,出效子真耕。
种德如古人,养育达周京。惟能抱永正,是岂其用卿。
注释:
卢岩:指古代诗人的墓地或墓名。
徵君:即征君,古代对官员的一种尊称。
邈已远:已经远离了很远。
旧隐:过去隐居的地方。
云扃:云雾缭绕的山门。
遗德:遗留下来的恩惠和美德。
岩以姓为名:把岩石作为名字。
永言:永远地怀念。
配此山:与这座山相匹配。
千岁:一千年。
猿鹤:传说中的仙兽,这里比喻高洁的品质。
空馀泉石清:只剩下清澈的泉水和石头。
想昔:回想以前。
居此地:曾经在这里居住。
笑傲:形容态度轻松愉快。
伯夷:古代的一位贤人,以廉洁著称。
子真:古代的一位隐士,与世无争,过着田园生活。
种德如古人:像古人一样积累德行。
养育达周京:培养后代有成就的人。
抱永正:保持永久的正确。
是岂:岂不是。
其用:其用途。
卿:古时对人的尊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通过对卢岩这一历史遗迹的描述,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向往。
诗的首句“徵君邈已远”,便点明了主题——追寻那些已经离去的贤人。接着,诗人描述了他们隐居之地的神秘氛围:“旧隐锁云扃”,这两句既写出了卢岩的幽静之美,也暗示了贤人远离尘嚣、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第二联“欲知敬遗德,岩以姓为名”,诗人通过“敬遗德”三字,表达了对贤人的深深敬意以及对他们遗留下来的美德的珍视。同时,“岩以姓为名”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理解和赞美,将岩石视为自己的姓氏,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第三联“永言配此山,千岁为德星”,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卢岩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这里的“千岁为德星”不仅指卢岩的历史悠久,更是指它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崇高价值观念。
诗人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通过“虽无猿鹤在,空馀泉石清”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虽然贤人不在,但他们留下的精神和品质仍然在这片土地上传承和发扬光大。
诗人回忆了过去的时光:“想昔居此地,笑傲轻冠缨。”这句诗通过回顾过去的岁月,表达了诗人对于那段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感慨。同时,“笑傲”二字也展现了诗人当时轻松愉快的生活态度和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
第五联“入居伯夷室,出效子真耕”,则是诗人对古代贤人的再次致敬。这里,他将贤人和伯夷、子真的形象巧妙地联系在一起,通过对比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种德如古人,养育达周京”也进一步强调了古代贤人对于道德和教育的传承和发扬的重要性。
诗人以“惟能抱永正,是岂其用卿”收束全篇,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未来的信念。这里的“抱永正”既是对自己行为的期许,也是对读者的寄语,希望他们能够拥有一颗正直无私的心,为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