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常独饮,对月成三人。
已喜三士游,况遇金城辛。
洧渊俯龙室,废台干白云。
委径已就荒,九仞将遂湮。
飘然如四鹤,蹑屐披荆榛。
北冈翻波涛,南岫列嶙峋。
登台与佳名,大笔书苍珉。
占此泉石清,坐使草木春。
诸公廊庙材,我期兹隐沦。
【注释】
四逸:指《诗经》中《小雅·四月》中的“采菽采桑,四牡有骄。四牡騑騑,薄言出游。翩翩者羽,载飞载止。胡不归?四牡皎皎,靡所止。鲜我觏尔,我心写兮。”
洧(wěi)渊:水名。
龙室:《汉书》卷二十八《五行志上》:“天汉元年十月乙酉,渭水出龙鱼,长五丈,身大十围,音如鼓盆。”颜师古注:“《河图》曰,天河之东有神,主水。其形似人,着黄衣,从人行,谓之‘河伯’。今世谓之‘龙王’也。”后以“龙室”代称河伯的居处。
金城辛:指西汉开国功臣韩信。
废台干白云:语出《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而去,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清徵之声,一里又居。左扶拐,右臂绝,而歌不能终。俄而复笑万方,犹未足。出于韩娥之墙下,乃呕而出之;复连抗律,若丝竹之在空钟磐之中,听者寻忘其曲之原;太山俯其下,黄河泜其西流也。”
九仞:形容极高。一说,“九仞”是形容台阶高,“将遂湮”是说就要被淹没了。
飘然如四鹤,蹑屐披荆榛:语出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北冈翻波涛,南岫列嶙峋:语出谢灵运《登江陵矶》诗:“江汉思悠哉,徙倚怀风节。山川饶奇标,郁律发狂惑。”
占此泉石清:语出谢灵运《游山夜宿》诗:“岩穴无杂尘,视听玄化清。” 登台与佳名:即登台赋。
苍珉:黑色石碑。
占此泉石清,坐使草木春:语出杜甫《望岳》诗:“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
《四逸台》,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王昌龄被降职至江宁县丞,赴任途中经过泾川时登上了泾川四逸台,并写下了此诗。
第一句,写自己在异时独自饮酒,对月成三人。这一句的意思是,自己独自饮酒赏月,觉得仿佛多了三人一样。这里的“四逸”指的是《诗经·四月》中的“四牡有骄。四牡騑騑,薄言出游。翩翩者羽,载飞载止。胡不归?四牡皎皎,靡所止。鲜我觏尔,我心写兮。”其中的四牡就是自己的形象。
第二句,已经欣喜地看到三位友人来访。这里的“已喜三士游”,指的是李白、岑参和高适。
第三句,更有幸遇到一位贤德的朋友。这里的“况遇金城辛”,指的是韩信,也就是刘邦的大将韩将军。
第四句,俯瞰着水边,只见一条小河从龙室流淌而过。这里的“洧渊”是地名,是一条小河的名字。
第五句,登上高高的楼台之后,放眼望去,只见一座废台干耸在白云之上。这里的“干白云”是指废台直插云端。
第六句,沿着曲折的小路走下去,已经走到了荒芜之地。这里的意思是自己已经来到了四逸台荒废的地带。
第七句,四逸台上飘荡着四只白色的仙鹤,踏着木屐走在乱草之中。这里的意思是自己已经来到了四逸台的荒废之处,但是仍然像四只白鹤一样自由自在地行走。
第八句,来到北冈时,只见波涛翻滚;来到南岫时,只见山峦峥嵘。这里的意思是自己来到了四逸台的北冈和南岫之间的地方。
第九句,登上四逸台之后,看到了一块巨大的黑色石碑,上面刻着大笔书写的文字。这里的意思是自己登上了四逸台之后,看到了这块黑色的石碑。
第十句,占得了这个泉石的清明之地,使得草木都焕发了春意。这里的意思是指自己占据了四逸台这个地方之后,使得周围的草木都变得生机勃勃。
各位官员都是朝廷重臣,应该像我这样隐居在这里。这里的“诸公廊庙材”指的是各位官员,他们都是朝廷的重臣。这里的“期兹隐沦”,意思是希望诸位能够像他一样隐居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