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虚老太平日,一日不知人不识。
鬓毛斑斑黑无几,渐与布衣为一色。
平时功名众所料,数奇辜负师友责。
世为长物穷且忍,静看诸公树勋德。
欲持牛衣归颍川,结庐抱耒箕隗前。
只将残龄学农圃,试问瀛洲紫府仙。

半生虚老太平日,一日不知人不识。

鬓毛斑斑黑无几,渐与布衣为一色。

平时功名众所料,数奇辜负师友责。

世为长物穷且忍,静看诸公树勋德。

欲持牛衣归颍川,结庐抱耒箕隗前。

只将残龄学农圃,试问瀛洲紫府仙。

注释:

  1. 半生虚老太平日:指自己一生都在太平时期度过,没有做出什么成就。
  2. 一日不知人不识:形容自己一生平凡,不为人所知。
  3. 鬓毛斑斑黑无几:形容自己的头发已经变白,但还没有完全失去颜色。
  4. 世为长物穷且忍:意思是说自己一辈子都在贫困中度过,但仍然坚持忍耐。
  5. 静看诸公树勋德:意思是说自己默默地看着别人建立功勋和德业。
  6. 欲持牛衣归颍川:意思是想要带着妻子孩子回到颍川去生活。
  7. 结庐抱耒箕禈前:意思是想要在颍川建立一个简陋的小屋,种田养蚕。
  8. 只将残龄学农圃:意思是说自己只愿意学习农业和园艺。
  9. 试问瀛洲紫府仙:意思是说想要尝试进入仙人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三年春天礼部落第后所作的。诗人借景抒情,通过自己的身世感慨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功名的追求。首联以“半生”二字点出人生短暂,“太平”二字暗示了作者渴望在太平盛世有所作为的心情;颔联写自己的白发苍苍,与平民百姓无异,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平庸和无奈;颈联则表达了自己一生追求功名却屡遭挫败的痛苦和失望;尾联则是表达出自己想要过上平淡生活的愿望,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的迷茫和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