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松偃蹇卧江滨,风月烟云寄此身。
不羡参天二千尺,低徊欲对小峨岷。

慈溪龙虎轩偶成

老松偃蹇卧江滨,风月烟云寄此身。

不羡参天二千尺,低徊欲对小峨岷。

注释:

  1. 慈溪龙虎轩偶成:在慈溪的龙虎山(今属浙江)的山崖上偶然建了一个亭子。这个亭子叫做“龙虎轩”,是作者游览时建造的。
  2. 老松偃蹇卧江滨:指亭子旁边一棵古松,姿态优美,像老人一样弯曲着身体卧在江边。偃蹇,意思是曲背、驼背。
  3. 风月烟云寄此身: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留恋。他认为,自己就像这棵老松一样,将身心寄托在这美丽的风景之中。
  4. 不羡参天二千尺:不羡慕那些高大到能够与天空相抗衡的树木。参天,指的是高大到可以和天空相比的高度。
  5. 低徊欲对小峨岷:形容诗人看到这棵老松时,心中充满了敬意,仿佛要面对小峨岷那样的伟大山峰一样。低徊,意味着徘徊不前;欲对,表示想要面对或接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物的诗作。首句“老松偃蹇卧江滨,风月烟云寄此身”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老松的姿态优美,像老人一样弯腰驼背地躺在江边,而周围的风、月、云彩则仿佛是它的伙伴,共同陪伴着它度过每一天。这里的“风月烟云”不仅指自然界的风光,更暗指诗人自己的心境和追求。他将自己比作那棵老松,将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种比喻既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第二句“不羡参天二千尺,低徊欲对小峨岷”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他不羡慕那些高大到能够与天空相抗衡的树木,反而觉得那些矮小的树木也有其独特的美。他甚至愿意低下头去面对那些伟大的山峰,表达出他对自然的敬仰之情。这里的“低徊欲对小峨岷”可以理解为诗人在欣赏自然美景时的感慨和思考。他通过观察身边的每一棵小树,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同时,这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老松、风、月、烟云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种情感表达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