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南国冢,半是北人坟。
异县谁怜我,同乡又失君。
深居传雅尚,坚坐挹清芬。
日落长安第,三槐拂暮云。
注释
- 近来南国冢: 这里指代的可能是作者所在的南方地区。”冢”通常用来指代坟墓,而“南国”可能是指作者所在地或他的家族位于南方某地。
- 半是北人坟: “北人”指的是北方的人,即非江南地区的人。这里说明这些坟墓中有一半是来自北方(即非江南)的。
- 异县谁怜我: 这里的“异县”表示与作者不同的地方,”谁怜我”表达了诗人对那些不了解他的人(如读者和同乡)无法理解自己的情感或境遇的悲哀,暗示了诗人在家乡受到的不同待遇或评价。
- 同乡又失君: “同乡”表明作者与这些人有相同的地方背景或社会身份,“失君”则表示失去一个可以互相理解和支持的朋友或领导者(在这里指王通)。
- 深居传雅尚: “深居”表示隐居,”传雅尚”可能指的是传承高雅的风范或文化。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虽然隐居但仍致力于保持其文化品位和修养。
- 坚坐挹清芬: “坚坐”可能表示一种坚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挹清芬”可能意味着汲取知识、智慧或精神上的养分。
- 日落长安第: “长安”通常指当时的首都长安,“第”可能指的是住所或家宅。这里表达的是诗人在一天结束时回到他的住所,象征着结束和休息。
- 三槐拂暮云: “三槐”可能代表古代的一种官职或地位的象征,“拂暮云”可能意味着在傍晚时分仍能高瞻远瞩或有所成就。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故乡及同乡之间的情感联系,表达了对故乡深厚的感情以及对失去朋友的哀愁。诗中通过对比南方与北方的差异,以及自己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遭遇,展现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周围人的同情之情。整体上,诗作体现了作者的孤独感和对传统价值观的坚持,反映了他对个人处境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