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魏三千法,瀛洲十八人。
南宫占列宿,少海近重轮。
闻道清羸极,犹有职业亲。
榴皮馀屋壁,零落独无神。

杨信伯郎中挽章二首

其一

象魏三千法,瀛洲十八人。

南宫占列宿,少海近重轮。

闻道清羸极,犹有职业亲。

榴皮馀屋壁,零落独无神。

【注释】:象魏:指朝廷,比喻政治清明。瀛洲:即海中三仙山,传说在渤海中。列宿:星宿,这里指天象。榴皮:石榴壳上的一层薄膜。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为杨信伯所写的挽词。诗的前两句写杨信伯的才华和地位。象魏是汉宣帝时始设的官名,后用以指代朝廷。三千法,指朝廷的法令众多,而其内容又极为重要。瀛洲是神话中的三座仙山,相传在渤海之中。这两句诗用“象魏”“瀛洲”来象征杨信伯的才能与地位。后四句写杨信伯的为人。“南宫”指京城,“占列宿”是指他能够洞察天象的变化。“少海”即今之渤海,“重轮”则指他的车马。这两句写他对朝廷忠诚,且能洞察天下大事,深得皇帝宠信。最后两句写杨信伯去世后的凄凉景象,以及人们对他的思念之情。“榴皮余屋壁,零落独无神”意谓杨信伯虽然去世了,但人们仍怀念他生前的风采。

其二

【注释】:

【赏析】:此诗是作者为杨信伯写的挽诗。前两句写杨信伯的才能和地位。象魏、瀛洲、南宫、少海,都是形容杨信伯的才能和地位。第三句写杨信伯对朝廷的忠心。第四句写人们对杨信伯的怀念。后四句写杨信伯的不幸结局。“榴皮”句写杨公去世后,人们怀念他的风采;“零落”句写人们哀悼他死后无人祭祀。全诗表达了对一个忠臣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