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鳞凤翼阻腾骧,仰首青云自渺茫。
汉月满衣谙客思,巴音侧耳觉吾乡。
金牛有路通秦惠,筹笔无功愧蜀王。
祗笑无成谩来往,回头惭愧绿衣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读懂诗词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再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答题。此题要求考生结合诗句,对这首诗进行赏析。“龙鳞凤翼阻腾骧,仰首青云自渺茫”的意思是:龙鳞凤翼阻挡着奔腾的雄姿,仰望高高的蓝天而茫然失意。这里运用拟人和比喻手法,写出了诗人在仕途上的困顿,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不满。“汉月满衣谙客思,巴音侧耳觉吾乡”的意思是: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我的衣服,我不禁想起远方的家乡。这句写出了诗人在旅途中思念家乡的情景;“金牛有路通秦惠,筹笔无功愧蜀王”的意思是:金牛山的道路通向长安通往咸阳,我虽然想尽办法也难以使国家富强,因此愧对蜀国的先王。这句写出了诗人的壮志未酬之情;“祗笑无成谩来往,回头惭愧绿衣郎”的意思是:只是嘲笑我空有报国之心却一事无成地四处奔走,回头看到那穿着绿衣的男子,我羞愧难当。这里写出了诗人的惭愧之感。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
译文:
龙鳞凤翼阻挡着奔腾的雄姿,仰望高高的蓝天而茫然失意。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我的衣服,我不禁想起远方的家乡。金牛山的道路通向长安通往咸阳,我虽然想尽办法也难以使国家富强,因此愧对蜀国的先王。只是嘲笑我空有报国之心却一事无成地四处奔走,回头看到那穿着绿衣的男子,我羞愧难当。
赏析:
此诗作于大历五年(770),当时杜甫正在夔州,是一首七律。全诗写诗人的身世之悲、壮志难酬、报国有心而无补于事的矛盾心理,表现了诗人的愤懑不平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