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浮云云外城,江边羌角水中声。
九分雪发功名晚,一寸冰衔去就轻。
山与绣屏天刻画,兽编土宇地攲倾。
早扶藜杖关头去,要向中州看太平。
【注释】:
①浮云、外城:山在天上,水在地下。浮云指天,外城指地。②羌角:羌笛。③九分雪:指山中积雪,因山高九分,故称。④寸冰:指水中的冰层,因水面只有一寸深,故称。⑤去就:进退。⑥绣屏:绣有图案的屏风。⑦扶藜杖:手拄拐杖。关头:山峡的入口。⑧太平:指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安定。
【赏析】:
这首五律写于诗人登城望江时所作,是一首边塞诗。
首联写诗人登上城头遥望远方的景色。“山外浮云云外城,江边羌角水中声”二句写远景,从远处眺望,群山之上飘浮着白云,而城外的江面上传来了羌族吹奏的悲凉的笛音。诗人由远及近,由虚到实,将眼前的景物写得生动传神,富有立体感。
颔联写诗人对前途命运的思考和感慨。“九分雪发功名晚,一寸冰衔去就轻”二句写诗人的心境。诗人认为,自己虽然像九分雪那样拥有才华,但是功名却迟迟不能得到;自己就像一寸薄冰,只能随波逐流。诗人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内心的苦闷和愤懑之情。
颈联写诗人站在城头所看到的山水风光。“山与绣屏天刻画,兽编土宇地欹倾”二句写诗人所见的山水。“山与绣屏”一句形容山峰如绘的美景,“土宇地欹倾”形容山势起伏、倾斜之状。诗人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山水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尾联写诗人决定离开这里,继续前行。“早扶藜杖关头去,要向中州看太平”二句写诗人的决心和愿望。诗人决定离开这里,回到家乡继续为国家效力,并希望能够看到国家的安定繁荣。诗人用“要”字表达了决心,用“太平”一词表达了愿望。
这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含蓄。诗人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展现了自己的豪情壮志。整首诗既有优美的画面,又有深刻的寓意,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