撄心人事细如蓑,浑有童心奈老何。
湿雪尽随哀泪堕,清箫不与哭声和。
归休最病良田少,侵老终怜季子多。
无命无才犹有友,但怜雄辩正悬河。

逐句释义:

  1. 隔墙吹箫悲深有作 - 隔着墙壁,吹箫声显得格外凄楚。”隔墙”表示距离感,”吹箫”是动作,”悲深”描述声音的情感色彩和深度,”有作”指有所创作或表达。

  2. 撄心人事细如蓑 - 心事被琐碎的人事所困扰。”撄心”指内心的纠结,”人事”泛指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细如蓑”形容这些小事像蓑衣一样细小而繁多。

  3. 浑有童心奈老何 - 我有着孩子的天真无邪,但面对衰老无能为力。”浑有”表示完全拥有,”童心”即孩童般的纯真心态,”奈老何”则是说无法改变衰老的事实。

  4. 湿雪尽随哀泪堕 - 泪水与湿雪一同落下,表达了悲伤的情感。”湿雪”可能象征冰冷的泪水,”随哀泪堕”意味着悲伤随着泪水一起流淌。

  5. 清箫不与哭声和 - 清冷的箫声没有融入哭声之中。”不与”表示不参与,”哭声和”是指悲伤的声音。

  6. 归休最病良田少 - 退休后,田地稀少,生活贫瘠。”归休”指退休或回家休息,”病良田少”表示田地变少,可能是由于年老或疾病。

  7. 侵老终怜季子多 - 尽管自己年老体衰,仍然同情其他年轻人(季子)。”侵老”意为接近老年,”季子”指年轻人,”多”表示数量众多。

  8. 无命无才犹有友 - 没有长寿也没有才华,但我仍有朋友相伴。”无命无才”可能意味着没有好的运气或才能,”犹有友”表示即使这样,依然有朋友的支持。

  9. 但怜雄辩正悬河 - 虽然我缺乏长寿和才能,但我能言善辩(有雄辩之才),言辞滔滔不绝。”但怜”是一种怜悯之情,”雄辩正悬河”形容口才出众,言辞流畅如同悬挂在河流之上。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其外在表现,展现了一种对生命无常和年老体衰的深刻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如隔墙、湿雪、清箫等,都带有浓厚的画面感和情感色彩。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琐碎事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时间和命运的无奈和思考。同时,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把心事比作蓑衣,把泪水比作湿雪,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