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初识小冯君,鞭靮何妨驭晏婴。
三世卿云涪水秀,一门巢许蜀山清。
飘零殊幸逢公子,邂逅相看不世情。
入手华标归早晚,愿扶藜杖出山迎。
解析:
- 诗句及注释:
- “年来初识小冯君,鞭靮何妨驭晏婴”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与冯梦授的初次见面和对其身份的认识。”初识”指的是第一次见面或相识,”鞭靮”是一种古代的交通工具,类似于马车的前部,用于驾车。”驭晏婴”可能是在赞美冯梦授的才能或者性格,晏婴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
- “三世卿云涪水秀,一门巢许蜀山清” - 这里通过比喻来赞扬冯梦授家族的荣耀和品德。”三世”意味着三代,”卿云”通常用来比喻高官显爵,“涪水”是中国四川地区的一部分,“巢许”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隐士,他们选择在山林中隐居,过着简朴的生活。
- “飘零殊幸逢公子,邂逅相看不世情” - 描述了作者与冯梦授相遇的荣幸,并强调了这次相遇的独特性和非凡情感。”飘零”可能表示流离失所,”殊幸”意为非常幸运。”公子”指年轻的有为之人,”不世情”则表明这次相遇超越了常规的情感交流。
- “入手华标归早晚,愿扶藜杖出山迎” - 这是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当前状态的总结。”入手华标”意指掌握重要事物或机会,“归早晚”可能指的是时间问题(比如何时能成功实现某个目标),而“扶藜杖出山迎”则描绘了一个积极进取、迎接挑战的形象。
- 译文:
- 多年来我第一次认识年轻的冯梦授,驾驭马车有何妨?
- 你的祖先曾是三朝的卿云,涪水的景色如此秀丽;你的家族如同巢父、许由那样清纯。
- 我们有幸相逢,你我之间的相遇超越了世间所有关系。
- 你即将获得重要的职位,我将挥舞拐杖去迎接你。
-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冯梦授的赞美和对其未来成就的期望,展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深意,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认可和尊敬,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友情的重视和珍视。此外,诗中的意象丰富,如“驭晏婴”、“巢许”、“蜀山清”等,都巧妙地运用了传统文化中的元素,使得诗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