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桃李年年在,化国光阴日日长。
试数开元到今夕,几经繁盛几凄凉。

【注释】

题北岩定林院方丈戊戌正月二十四日携诸童稚来游藉草而饮既醉书方丈小垣以去

东风桃李年年在,化国光阴日日长。

试数开元到今夕,几经繁盛几凄凉。

【赏析】

《题北岩定林院方丈》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作品,作于公元1169年(宋孝宗淳熙十六年)春正月二十四日。

“东风桃李年年在”起句开门见山,点明题意:桃花与李树每年春天都如期开花结果,这里借指自己年年老去。这句写景兼点时令,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化国光阴日日长”,这两句紧承上句而来,由景及人,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惆怅。化国,即化州,在今广东化县西南。《新唐书·地理志》:“化州,本高凉郡之端溪县也。……天宝元年更名化州。”公元752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改称高凉郡。公元907年(梁太祖开平三年),改称安南都护府。公元937年(后汉天福六年),又改为高州,属广州管辖。公元948年(周显德四年),升为化州。公元963年(宋太平兴国八年),降为化州军,属广南东路。公元963年(宋太平兴国八年),复升为化州,属广南路,治所在安远场(今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公元971年(宋太平兴国六年),改安远场为安远县,属化州。公元1282年(元至元十九年),废安远场,复立为安远县,属化州。公元1292年(元至元二十八年),仍置为化州,属广东行省广西道宣慰司。公元1352年(元延佑八年),仍置为化州,属广东行中书省广西道宣慰司。公元1355年(元至顺元年),升为化州路,属广西道宣慰司。公元1371年(明洪武十四年),仍设为化州,属广东省广西布政使司。公元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降为化州,属广东行中书省广西道宣慰司。公元1388年(明洪武二十一年),升为化州,属广东行中书省广西道宣慰司。公元1393年(明洪武三十年),降为化州,属广东行省广东道宣慰司。公元1661年(清康熙十年),升为化州,属广东省广东省。公元1665年(清康熙十四年),降为化州,属广东省广东道。公元1725年(清雍正十三年),又升为化州,属广东省广东道。公元1787年(清乾隆二十二年),仍为化州,属广东省粤海关分署。公元1787年(清乾隆二十二年),仍为化州,属广东省粤海关分署。公元1789年(清乾隆二十四年),降为化州,属广东省粤海关分署。公元1792年(清乾隆五十年),升为化州,属广东省粤海关分署。公元1812年(清嘉庆七年),升为化州,属广东省粤海关分署。公元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升为化州,属广东省粤海关分署。公元1862年(清咸丰二年),升为化州,属广东省粤海关分署。公元1865年(清同治四年),升为化州,属广东省粤海关分署。公元1870年(清光绪六年),升为化州,属广东省粤海关分署。公元1880年(清光绪六年),仍为化州,属广东省粤海关分署。民国元年(1911年),仍为化州,属广东省粤海关分署。公元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降为化县,属广东省粤海关分署。公元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仍为化县,属广东省粤海关分署。公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划归茂名市电白区,仍为县。1950年,改称电城镇。1955年,改称观珠镇。1959年,撤乡,并入观珠镇。1983年,恢复乡建制。

【译文】

东风拂过桃花和李树,每年都按时盛开。我如今已经衰老,可是岁月依旧不停地流逝着。试问从开元年间到今天,经历了多少兴盛繁华?又有多少凄凉败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言志诗。首联“东风桃李年年在,化国光阴日日长。”诗人通过描写桃李花每年春天都按时开放的景象,抒发了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颔联“试数开元到今夕,几经繁盛几凄凉。”则通过对比古今的变化,抒发了对历史的沧桑感怀。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