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中秋不见月,太阴垂云兔藏窟。
我欲上天扫玄云,桂露团团渍冰阙。
中天放出千里光,层楼翠阁遥相望。
一杯一杯重相劝,今年赏汝中秋愿。
上天高高末由到,玄云愈浓不可扫。
空庭蜡炬落寒花,宫裘起舞秋风老。
【注释】
惆怅:伤感。中秋:指阴历八月十五日的中秋节。玄云:即密云,浓密的云。垂云:指云下垂。兔:神话中的月中物,即玉兔。窟:洞穴。我欲:我想。上天扫玄云:想扫除天上的云。桂露:桂花的露水。团团:圆。渍:沾湿。冰阙:冰清玉洁的宫殿。中天:正中天空。放出千千里之光:指月光普照大地,光芒万丈。重相劝:一再举杯劝酒。赏汝中秋愿:祝愿你今年中秋节能过得愉快。高高:极高。末由:无从达到。玄云愈浓不可扫:浓密的云越来越浓密,无法扫除。空庭:空旷庭院。蜡炬:蜡烛。寒花:冷霜凝结的花枝。宫裘:宫廷里穿的狐皮袍子。起舞:翩翩起舞。秋风老:秋风渐凉,草木凋零。
【赏析】
这是一首中秋望月抒怀诗。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把对月亮的眷恋之情写得缠绵悱侧,情韵深长,是宋人咏月诗词中的佳作。
开头二句,写因云障月而不见月色。首句“惆怅”二字,点明全诗主旨;次句“太阴”即月之别名,“垂云”谓云下垂,“兔藏窟”,指月在云中,故称“垂云兔”。这两句写出了中秋之夜,明月被厚厚的云层遮住,使人怅然若失的心情。
三、四句写诗人想扫除云层看月,但又无计可施。他想象自己能登上青天之上,扫除云幕,让明亮的月光普照大地;但云层越积越厚,他也无法将它们扫净。这里,诗人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写出了诗人强烈的渴望和焦急的心情。
五、六句写月出之后,皎洁的月光泻向人间,照亮了千里河山,也照亮了人们的心灵。诗人用“千里光”来形容月光之明亮,突出了月色的辉煌灿烂,同时也暗示着诗人的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七、八句写诗人举杯邀饮,与友人共度良宵。诗人在饮酒之间反复地祝祷友人能过一个美好的中秋节,表现出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最后两句写诗人在月下起舞的情景。诗人用典(《楚辞·九歌·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以“宫裘起舞秋风老”来形象地描绘出月宫中的仙人翩翩起舞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以浪漫的想象力和丰富的感情色彩,抒发了诗人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诗中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意境优美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