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耆旧问,夸说太平年。
橘柚三冬富,荷花万顷联。
断岩书姓氏,胜迹已蹄筌。
群盗方如猬,渠鞭恐著先。
【注释】
和晏子忠:即“和仲”或“和叔”,是春秋末期的齐国人,以博学多闻著称。这首诗是和仲晚年时所作,表现了他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贪官污吏的痛恨之情。
【赏析】
这是诗人在晚年所作的一首咏史诗。诗中主要描写和仲在太平盛世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于社会现状的看法和对未来的期望。
首联“每逢耆旧问,夸说太平年。”意思是每到有年长者来访,就会询问他的太平年是怎样的。这里通过老者之口,引出下文的太平年景象。
颔联“橘柚三冬富,荷花万顷连。”则具体描绘了太平年的景象。橘柚在冬天也能丰收,荷花遍布整个田野,形成一片连在一起的景象,展现了太平盛世的美好风光。
颈联“断岩书姓氏,胜迹已蹄筌。”则进一步描绘了太平年中的重要历史遗迹。这些遗迹虽然经历了岁月的侵蚀,但依然清晰可见,成为后人学习和传承的重要资料。
尾联“群盗方如猬,渠鞭恐著先。”则是对那些贪婪的官员的揭露。他们如同刺猬一样四处横行霸道,让人感到害怕和愤怒。而诗人也担心自己的命运会受到威胁,因为这些人可能会首先对自己下手。
整首诗通过对太平盛世的描绘、历史的回顾以及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也体现了诗歌作为文学形式的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