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次玻瓈湛不摇,高风炯炯揭冰条。
昆墟已泻南轩派,蜀贡犹传北斗杓。
问学有源天一水,文章无尽海门潮。
三滩五渡多人物,难得公家月指标。
这首诗是杜甫在759年(唐代宗大历四年)春天所作。当时,他因受权臣李辅国排斥而离开长安,途经湖北、安徽等地。诗人在此地游览胜景后,写下了《寿史石泉二首》。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 第一首:
胸次(心胸)像玻璃一样透明而不动摇,高风亮节犹如北斗照耀大地。
昆墟:指昆仑山(位于今青海),传说中昆仑山有神龟,能吐水成河。南轩派:指庐山的南面支脉。蜀贡:指四川的贡品,这里比喻人才辈出。北斗杓:北斗星。天一水:即天池,位于长白山。海门潮:指大海之潮,此处比喻文章如潮水般滔滔不绝。三滩五渡:泛指长江三峡一带,多文人墨客。难得公家月指标:指难以得到朝廷的任命。
- 第二首:
问学有源天一水,文章无尽海门潮。
问学有源天一水:比喻学问来自自然,像天池一样清澈。天一水:同上一首中的“天一水”。文章无尽海门潮:比喻文章如同海水一样浩瀚无垠,不断涌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过长江三峡时的所见所感,表现了他对于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于才华横溢的人才的欣赏之情。诗中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文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现实的无奈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