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连陇树,红日下溪榆。
毡帐三千里,蜂屯十万夫。
鲁刍肥厩马,汉粟遗城狐。
虎韔空涵月,犀渠半网蛛。
游军声勃崒,巡徼语咙胡。
柳脆藩篱薄,桑干堑垒孤。
突炎将及燕,逋尾又侵乌。
曲引梅花落,谣闻小麦枯。
将军金騕袅,轻侠绣蝥弧。
十二营田利,知谁上此图。
诗句释义
- 塞下:此诗描绘了边塞的景况。
- 黄云:指天空中的黄色云层。
- 连陇树:指连接着山峦和平原的树木,形容地势辽阔。
- 红日:红色的太阳,这里可能暗示边疆的日出时间较晚。
- 毡帐:一种用动物毛皮制成的帐篷。
- 三千里:形容距离极远。
- 蜂屯:比喻军队密集如蜜蜂。
- 鲁刍肥厩马:指从山东运来的饲料丰富,用来喂养马。
- 汉粟:来自汉朝的地方粮草。
- 虎韔:古代兵器,此处比喻凶猛的野兽。
- 犀渠:指用犀牛角制作的箭筒,也比喻精锐的军队。
- 巡徼:巡视边境。
- 柳脆:柳条柔软易折,这里比喻边境的脆弱或易受攻击的弱点。
- 藩篱薄:篱笆薄弱,无法防御。
- 桑干堑垒孤:桑干河边的堑壕显得孤立无援。
- 突炎:突发的炎热。
- 逋尾:逃窜的尾巴。
- 曲引梅花落:形容冬天的景象,梅花在雪中弯曲落下。
- 谣闻小麦枯:通过谣传得知小麦已经枯萎。
- 将军金騕袅:将军骑着装饰华丽的马。
- 轻侠绣蝥弧:轻捷善战的将领,他们的旗帜上绣有象征勇士的图案(蝥)。
- 十二营田利:指十二个营寨的田地都获得丰收。
- 知谁上此图:谁能够掌握这样的策略。
译文
黄云笼罩着连绵不断的山脉,红色的太阳正从溪边的榆树上缓缓升起。广阔的草原上,毡帐连绵三千里,蜂群般的十万战士正在集结。从遥远的山东送来丰盛的饲料养肥了马,而汉朝的粮草则遗留在城墙旁。猛兽在月光下空荡的巢穴中咆哮,而在战场上,弓箭手的网里只有蜘蛛一只。军队的声音如同鼓声般雄壮,巡逻的哨兵们向匈奴人大声呼喊。边防线上的柳条因为风蚀变得脆弱不堪,桑干河的岸边堑壕显得孤单无助。敌军正逼近燕国,而我们却不得不撤退到乌孙国。随着春天的到来,梅花纷纷落下,人们只能听到关于小麦枯死的哀叹。将军们骑的是装饰华丽的马匹,勇猛善战的士兵像绣有图案的盾牌一样闪耀。十二个营寨的田地都获得了丰收,但究竟谁能掌握这策略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困苦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壮丽而又悲凉的边塞风光,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担忧以及对和平的渴望。诗中的“曲引梅花落”等意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艺术美感,也深刻地揭示了作者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