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访神仙岩洞来,人言伟观似天台。
藤萝足下猿猱啸,钟鼓声边日月开。
灯续佛光凝紫翠,云将蜃气作楼台。
最怜贯石神龙尾,犹带天东雨露回。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水美景的七言律诗。下面是对每句诗的解释:
- 游永福方广岩
- “游”意为游览、参观。“永福”指一个地方或地方名。“方广岩”表示广阔的岩石或山岩。
- 曾访神仙岩洞来,人言伟观似天台
- “曾访”表明作者曾经拜访过这个地方。“神仙岩洞”指的是传说中的仙人居住的洞窟或者洞穴,这里可能是指一个著名的景点。“人言伟观似天台”中的“伟观”意味着壮观的景象,而“天台”则指的是中国浙江天台山,那里有许多古代道士修炼的地方,因此这里的比喻可能是将岩洞的美丽与天台山的景色相提并论。
- 藤萝足下猿猱啸,钟鼓声边日月开
- “藤萝足下”形容岩石上覆盖着茂密的藤萝,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猿猱啸”描述了猿猴在藤蔓之间跳跃时发出的叫声,增添了一份生动感。“钟鼓声边日月开”中的“钟鼓声边”意味着声音响亮的地方,而“日月开”则意味着太阳和月亮都在这里升起。
- 灯续佛光凝紫翠,云将蜃气作楼台
- “灯续佛光”形容灯光照亮了佛像,使其更加耀眼。“紫翠”指的是紫色的山石和绿色的植被,形容景色美丽。“云将蜃气作楼台”中的“蜃气”是一种自然现象,当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时会发生折射,形成像建筑物一样的景象。
- 最怜贯石神龙尾,犹带天东雨露回
- “最怜”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处美景的喜爱之情。“贯石神龙尾”形容岩石上的龙形雕刻栩栩如生,仿佛是一条真正的龙在岩石中穿行。“犹带天东雨露回”中的“天东”可能是指东方的天空,暗示着雨露滋润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岩洞的美丽景色和传说故事,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壮丽。作者通过对岩洞中藤萝、猿猱、钟鼓声、紫翠和蜃气等元素的描写,以及对于佛光和龙尾的赞美,传达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