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淡岁将暮,烟村忽见梅。
年光背我去,春色为谁开。
半日凭轩槛,无人共酒杯。
芳标深可惜,聊作看花回。

岁除前五日独往黎氏园见梅花盛发

惨淡岁将尽,烟村忽然出现梅花。

岁月的车轮已匆匆向前,我却被它抛弃,而春天的美景又为谁而开?

半天凭窗眺望,没有人影和酒杯相伴。

芳香的花朵深可惜,只好作看花归来之人。

注释:

  1. 岁除前五日:即除夕前一天。前五天,是指腊月初八(腊八节)。
  2. 黎氏园:《太平御览》卷九引谢灵运《山居赋序》:“余自始宁二年中都(今河南洛阳),至元嘉末,凡四十余载。”从永嘉南迁到四十年后,中间有三十多年,故云“四十余年”。
  3. 惨淡:愁苦的样子。
  4. 烟村:指山村,因村庄四周有雾气环绕而得名。
  5. 背我:指年光不与作者同往。
  6. 春色为谁开:意谓春色明媚,为谁而开放?
  7. 半日凭轩槛:意思是在半空中徘徊、观望。
  8. 芳标:美好的标志。这里泛指梅花的美丽。
    赏析:
    诗题中的“岁除”即农历除夕。诗人于腊月初七这一天,来到黎氏园赏梅,并作了这首诗。
    首联写景,写诗人在腊月初七这天独自登上园中高台,看到梅花盛开的情景。诗人由梅花想到自己,想到自己年华老去,岁月蹉跎;又想到自己的才华得不到施展,只能白白流逝。于是,他感叹道:“惨淡岁将暮,烟村忽见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
    颔联进一步写诗人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诗人说:“年光背我去,春色为谁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岁月无情地从身边溜走,而春天的美景又为谁而绽放呢?诗人用“背我去”和“为谁开”两个疑问句,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深深感慨。
    颈联描写诗人在欣赏梅花过程中的所见所感。诗人站在园中高处,俯瞰园中景色,发现梅花盛开的景象非常迷人。然而,此刻却没有人在身旁陪伴。因此,诗人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半日凭轩槛,无人共酒杯。”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无奈和寂寞之感。
    尾联是全诗的总结。诗人说:“芳标深可惜,聊作看花回。”意思是说,虽然梅花的芬芳令人遗憾,但也值得一看。因为诗人在欣赏梅花的过程中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享受。因此,他决定离开这个美丽的园子回家去了。
    这首诗以咏梅为题,实际上是借梅自况,抒发了诗人对自己年华已逝、青春已逝的感慨和无奈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所遭遇的种种困境和挫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