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鹤孤高旧羽仪,超然殊不事卑飞。
有心云路翱翔去,回首芝田迤逦归。
白日漫教罗网密,红尘堪笑稻梁肥。
仙家自有千年约,应许先生学令威。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结合诗歌的注解来理解。注意诗句中关键词语的解释。“送任”是诗题中的关键字,即这首诗是诗人送给友人赴富顺做官时所写的送别之作。

“野鹤孤高旧羽仪”,首句写景,点出了朋友任遵圣的品格和气质,野鹤比喻任遵圣,其人清高不与世俗为伍,傲然独立,不为尘世所累。

“超然殊不事卑飞”,次句承上启下,既写出了任遵圣的清高,又表现了他傲然自立的性格。他不会像其他俗人一样低三下四地讨好上司,更不会卑躬屈膝、溜须拍马地迎合权贵。

“有心云路翱翔去”,第三句进一步描写了任遵圣的性格特点,他心有鸿鹄之志,志在千里。他不会安于现状,而是向往着更高更远的境界,渴望展翅翱翔,直上九霄云天。

“回首芝田迤逦归”,第四句以“回”字收束,照应开头,表达了诗人送别任遵圣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任遵圣虽然远赴富顺做官,但他心中始终牵挂着家乡的山水田园,所以当诗人问他是否留恋故土时,他回答说:“我回头望去,只见那一片片青葱的稻田,一路蜿蜒曲折地延伸开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任遵圣的眷恋之情。

“白日漫教罗网密,红尘堪笑稻梁肥”,第五句运用了典故。《庄子·逍遥游》:“鹏之背,斥之翼,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而持竿者,知鱼之乐也。”“罗网”代指权贵们的权势。《庄子》里说:鲲鹏乘风飞腾,九万里高空俯视大地,它振翅一飞就是千里之遥,而那些手持渔网的人却只知捕鱼。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大白天里,那些权贵们布满罗网,捕捉百姓,他们追逐名利,贪婪无度,真是可笑又可悲啊!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批评那些趋炎附势、争名夺利的权贵们。他们追逐名利,贪婪无度,真是可笑又可悲啊!

“仙家自有千年约,应许先生学令威”,第六句运用典故。传说东海中有一座蓬莱山(仙人居住的地方),山上有一棵通体洁白的梨树,树上结出的梨子味道甘美,吃了能长生不老。人们把这种梨子称为“蓬莱果”。据《列子·汤问》记载:王子侨(即伯昏)到蓬莱山去游玩,见到一棵梨树,树上结满了硕大的梨,果实晶莹剔透,甘甜可口。王子侨摘下一个梨子吃了以后,就飘飘然而升入云天。从此后,每当他想念家人的时候,就摘下一个梨子吃下去,这样就能回到家乡。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神奇的梨子称为“琼枝”,也就是传说中的“仙人果”。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仙界自有千年约定,你一定会继承你的祖先令威先生的遗志,成为一位仙界的仙人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友人任遵圣的第二首送别诗。前一首写了自己对任遵圣的崇敬和赞美之情。这一首则着重写任遵圣的人品和抱负。诗中用“野鹤”比喻任遵圣,既突出了任遵圣的傲骨嶙峋、不媚俗世,又表现了他对仕途的不屑一顾。“超然殊不事卑飞”,表明了他决不会像其他世俗小人那样趋炎附势、卑躬屈膝。“有心云路翱翔去”,进一步描绘出他傲然自立的形象,志向宏远,不愿碌碌无为地混迹官场。结尾两句运用了典故。“仙家自有千年约”,是说仙界自有千年的约定,任遵圣必定会继承他的先辈任令威的遗志,成为一个仙人。“应许先生学令威”,意思是应该允许你去学习令威先生的故事。“应许”二字,不仅表明了诗人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而且暗示了诗人对神仙世界和神仙生活的无限向往。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高远,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