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得隽自雄飞,平地青云有路岐。
劝驾寂寥惭汉诏,升歌仿佛见周诗。
九秋烟雨登临日,三月风雷变化时。
回首不须题竞渡,锦标争胜已先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下面是对全诗逐句的释义:
“广安鹿鸣燕送诸进士”:这是第一部分,描述了诗人与贾至在长安大明宫早朝时的情景。”广安”是指长安,”鹿鸣”是指宴乐,”燕送”是指宴会。”诸进士”是指参与这次宴会的各位文人。
译文:广安城下鹿鸣宴乐,燕舞送别诸位进士。
注释:《鹿鸣》是一首古代的宫廷宴乐歌曲,这里指的就是宴会上的音乐。
“文章得隽自雄飞,平地青云有路岐”:这是第二部分,描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期望。”得隽”是指考试合格,”自雄飞”是指自我超越,”平地青云”比喻仕途顺利,”有路岐”则意味着道路虽然曲折但前途光明。
译文:文章写得出色就足以傲视群雄,在官场中一帆风顺,即使遇到障碍也有路可走。
注释:”得隽”在这里指的是通过考试,取得功名。”自雄飞”是指自我超越,成为杰出的人才。”平地青云”比喻事业的成功和地位的提升。”有路岐”则意味着尽管道路曲折,但仍有希望和可能。
“劝驾寂寥惭汉诏,升歌仿佛见周诗”:这是第三部分,描述了诗人对皇帝的劝谏以及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自豪感。”劝驾”是指劝说皇帝,”寂寥”是指孤独无助,”惭汉诏”是指感到惭愧,因为没有完成皇帝交给他的任务,”升歌”是指唱歌,”仿佛见周诗”则是指在唱歌的过程中,仿佛听到了古人的诗歌。
译文:我劝皇帝要勤政爱民,但自己却感到孤单无助,因为我没有完成皇帝交给我的任务。我在唱歌的过程中,仿佛听到了古人的诗歌。
注释:”汉诏”是指汉代的诏书,这里是比喻皇帝的命令或要求。”升歌”是指唱歌,”彷佛见周诗”则是指在唱歌的过程中,仿佛听到了古人的诗歌。
“九秋烟雨登临日,三月风雷变化时”:这是第四部分,描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感慨。”九秋”是指深秋,”烟雨”是指云雾缭绕的天气,”登临日”则是指登高望远的日子。”三月风雷变化时”则是指春季雷雨的季节。
译文:深秋的时候烟雾弥漫的天气,登高望远的日子;春天雷雨纷飞的季节,一切都在变化。
注释:”九秋”是指深秋,”烟雨”是指云雾缭绕的天气,”登临日”则是指登高望远的日子。”三月风雷变化时”则是指春季雷雨的季节,一切都在不断变化。
“回首不须题竞渡,锦标争胜已先知”:这是第五部分,描述了诗人对胜负的认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回首”是指回头看,”不须题竞渡”则是指不必再为比赛而争斗,因为已经知道谁将会胜利。
译文:回头望去,我们无需再为比赛而争斗,因为已经有人能够赢得锦标了。
注释:”回首”是指回头看的意思。”不须题竞渡”则是指不必再为比赛而争斗。”锦标”是指胜利的标志,也就是奖品,”争胜已先知”则是指已经有人能够赢得了奖品。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之一,被誉为“千古绝唱”。它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