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色诸儿馥若兰,彩衣想见日承颜。
尘缨远濯沧浪水,燕几深居畏垒山。
俗眼漫讥身察察,人情方喜志闲闲。
夕阳归兴随飞鸟,真意无人语此还。
【注释】
致政侍郎知郡学士:向知郡的官员致送的一首和诗。致政,即告老还乡,辞官。知郡,指知郡之官。赓和,继续写作。元韵,这里指律诗的平仄格律。知郡学士,指某位有名望的人,此处指某位有名望的官员。诸儿,儿子们。馥若兰,芳香似兰花。彩衣,彩色的衣服。想见,想象。日承颜,像太阳一样照耀在脸庞上。尘缨,指官场上的世俗名利。沧浪水,指沧浪亭的清流。燕几,燕子筑巢的小窝。畏垒山,指畏垒岩。俗眼,指庸俗之人的眼光。谩讥,轻率地嘲笑。察察,精明的样子。人情,世情。方喜,正喜欢。志闲闲,志趣闲适。夕阳归兴,指夕阳西下时的归家兴致。飞鸟,自由自在的鸟儿。真意,真实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语言描绘了一位退隐后归家的士人的形象。他穿着彩色衣服,想象着阳光照着他的脸颊,在沧浪亭的清流旁洗涤着他的世俗名利,在燕子筑巢的小窝里安歇,正喜欢着悠闲自得的生活。夕阳西下时,他带着归家的兴致,像一只自由自在的鸟儿,飞回自己的家中。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