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车千里极关河,特遣离怀赋绿波。
晚节不随华发变,归装还载异书多。
云霄有约增攀望,文酒相逢异啸歌。
若相清朝许投笔,生平孤剑愿重磨。
【注释】:
征车千里极关河,特遣离怀赋绿波。——征车(使者的车辆)千里行至,越过万里长城和黄河,我特意派遣离愁来赋写这滚滚的绿水波纹。
晚节不随华发变,归装还载异书多。——晚年不再像少年那样有志功名,回家时只携带许多异域的书卷。
云霄有约增攀望,文酒相逢异啸歌。——在云霄之巅约定相聚,饮酒欢歌中相逢异乡之人。
若相清朝许投笔,生平孤剑愿重磨。——如果你愿意到朝廷做官,就请把平生所练之剑再磨一磨。
【赏析】:
送皇甫秉彝殿丞
唐代诗人岑参的诗《送友人》,是一首送别佳作,全篇以“送”为题,但通篇不着一个“送”字,而句句关合“送”意;且通篇四联一体,首尾圆合,浑然天成。
第一联,先从“送”字落墨,起势高旷。“征车千里”,点出行役之远,境界开阔。“极关河”,不仅指行程遥远,又暗示路途艰险。二句紧承首联而来,“特遣”者,非他人莫属也。“离情”、“别绪”已溢于言表。三、四两句,宕开一笔,转而抒情,与前二句形成转折。“晚节不随华发变”,是说自己虽年老色衰而志气未减也。“归装”句自谦。“还载异书多”,则又见出自己的学富五车。此联对仗工整,用意深厚。“异书多”,既是实情,又含有深意,言自己虽有满腹经纶,却无一官半职,空有壮心难酬之意。“归装”句,既表明自己欲归故里,复有“衣锦还乡”之意。
颔联由抒情转向议论,笔锋更锐。“云霄有约”,谓与友人约定相会之地在云霄之上,言外有“天涯若比邻”的意思。“增攀望”,“异啸歌”,皆言二人相见时的欣喜之情。“异啸歌”即“异声相应”,语出《庄子·山木》篇:“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言两人相见时,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彼此心意相通。“文酒”句,亦见两人交往之深。“异啸歌”,即“同声相应”。古人相聚饮酒时,往往击磬助兴,所以“文酒”亦称“击磬”。“异”字妙,说明两人相聚时心情喜悦,感情融洽,彼此唱和。
尾联,直抒胸臆。“若相清朝许投笔”,意思是说:“你若能到朝廷做官,那就请你挥去手中之笔吧!”“投笔”,是古代文人辞官归隐时常用的典故。陶渊明《咏荆轲》诗:“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拔剑四顾心茫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投笔”即从此出。唐人亦有用此典者。如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诗:“本为圣明除弊政,敢将衰朽惜残年!”杜甫也有“投笔从戎事不立”等句。岑诗借用陶、李诗句,表达了自己虽欲报国立功而终不得志的愤懑之情。“许投笔”,犹言“可投笔”。岑诗末句“平生孤剑愿重磨”,则是诗人的自况。“剑”字双关,既指宝剑,又借指自己的文章。《新唐书·文艺传序》:“文章道尽天下之奇,使天下焕焉可观矣。”诗人自比宝剑,可见其自信不凡。然而他“平生孤剑”,却未能得到施展的机会,只能“愿重磨”。
全诗四联一体,结构严谨,脉络贯通,首尾圆合,浑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