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红色占亭台,不恨春风不许开。
摺叠染成随日丽,芳菲过后为时来。
赋诗多是题千叶,酿酒谁能饮百杯。
翠萼丹须无计学,佳人屡把绛纱裁。

诗句释义:

  1. 十分红色占亭台,不恨春风不许开
  • 这句表达了榴花的鲜艳和美丽,即使春风不允许它开放(即没有开放的条件),但它仍然占据着美丽的亭台。这里的“春风”象征着美好而短暂的时光。
  • “不恨”表示石榴花对春风的限制不感到遗憾或不满,反而表现出一种豁达或乐观的态度。
  1. 摺叠染成随日丽,芳菲过后为时来
  • 这两句描绘了石榴花如何通过摺叠(可能是折叠、包裹等手段)来适应环境,随着日光的变化颜色也会发生变化。这里的“随日丽”可能指随着天气或光线的变化,石榴花的颜色也随之变化。
  • “芳菲过后为时来”意味着在美好的事物消逝后,新的时机或机会就会出现。这里隐含了一个比喻,即在美好的事物逝去后,新的、更好的事物会出现。
  1. 赋诗多是题千叶,酿酒谁能饮百杯
  • 这句话通过对比强调了石榴花的美丽和人们对它的喜爱。石榴花常常被用于诗词创作,因为其独特的形状和颜色,所以有很多诗人为其赋诗。同时,石榴酒也非常受欢迎,因为它的美味和香气。
  • “赋诗多是题千叶”可能指的是石榴花的形状像千叶一样,因此经常被用来作为诗歌的主题。
  • “酿酒谁能饮百杯”则表达了石榴酒的美味,以及人们对于这种美食的喜爱和渴望。
  1. 翠萼丹须无计学,佳人屡把绛纱裁
  • “翠萼丹须”形容石榴花的绿色部分和黄色部分,这里的“翠”和“丹”都是形容颜色的词语。
  • “无计学”意味着无法模仿或学习,可能是因为石榴花的美丽超出了人类的理解或模仿能力。
  • “佳人屡把绛纱裁”中的“绛纱”可能是指红色的丝质布料,而“裁”则意味着剪裁或裁剪。这句诗可能描述了一位美丽的女子频繁地用这种红色的布料去剪裁石榴花。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石榴花的描绘,展示了其美丽与生命力。从色彩到形态,再到文化意义,都体现了作者对这一自然现象的赞美。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向往,以及对生活中美好时刻的珍惜。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