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下寒流碧似天,亭边疏柳尚婵娟。
山林隐隐岷峰出,江路超超楚峡连。
对景宛然开画幅,放怀宜此醉金船。
嗟予望极终留恨,千里浓云与淡烟。

和静之登乐俗亭

亭下寒流碧似天,亭边疏柳尚婵娟。

山林隐隐岷峰出,江路超超楚峡连。

对景宛然开画幅,放怀宜此醉金船。

嗟予望极终留恨,千里浓云与淡烟。

注释:

  • 和静之登乐俗亭:作者在乐俗亭上欣赏风景,心情宁静。
  • 亭下寒流碧似天:描述亭子周围的水流清澈透明,好像蓝色的天空一样。
  • 亭边疏柳尚婵娟:描述亭子旁边稀疏的柳树依然美丽。
  • 山林隐隐岷峰出:描写远处的山峰隐约可见。
  • 江路超超楚峡连:形容江边的景色壮观。
  • 对景宛然开画幅:形容眼前的景色如同一幅画。
  • 放怀宜此醉金船:形容自己在这样的美景中感到愉悦,仿佛喝醉了一般。
  • 嗟予望极终留恨,千里浓云与淡烟:表达了作者虽然欣赏美景但内心仍有些遗憾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乐俗亭上的即兴之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乐俗亭周边的自然风光。诗中的“亭下寒流碧似天”和“亭边疏柳尚婵娟”两句,分别描绘了亭下的清流和旁边的柳树,给人以宁静而美丽的感觉。接着,“山林隐隐岷峰出,江路超超楚峡连”两句则进一步将读者的视觉引向远方,展现出更加壮丽的景观。最后,“对景宛然开画幅,放怀宜此醉金船”两句则是诗人内心的感慨,他在这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仿佛置身于一个美好的画面之中,心情也随之变得愉悦起来。然而,尽管诗人如此享受眼前的美景,但他的内心仍然有一丝遗憾之情,这种矛盾的情感在诗的最后一句“嗟予望极终留恨,千里浓云与淡烟”得到了体现,诗人感叹自己虽然看到了如此美丽的景色,却无法将其全部收入眼底,只能留下无尽的遗憾。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乐俗亭周围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妙的境界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