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君文彩汉相如,暂向明时绾左符。
为郡似家身似客,视民如子吏如奴。
鲁公金石光千古,吏部文章妙两都。
戴白垂髫相与语,如公治行向来无。
【注释】
史君文彩汉相如:史君的文章才华有汉代司马相如的风采。
暂向明时绾左符:暂时在朝廷担任官职,掌管文书工作。
为郡似家身似客:做官像在家一样自在,但又有客旅的感觉。
视民如子吏如奴:对待百姓就像看待自己的子女,而对待下属则像对待奴仆一样。
鲁公金石光千古:指唐朝名臣房玄龄的政绩,他治理国家如同金石般坚固,历久不衰,影响深远。
吏部文章妙两都:指唐朝吏部尚书房琯的文章写得非常出色,他在长安和成都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戴白垂髫相与语,如公治行向来无:年老的人和年轻人一起交谈,称赞你治理政事一向都很廉洁。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对朋友赴京任职表达了祝贺之情。诗中赞美了友人的才华、为人以及为官清廉的事迹。首联赞其才,颔联叹其情,颈联称其绩,尾联颂其德。全诗语言流畅,感情真挚,是一首难得的送别佳作。
“史君文彩汉相如”句:赞扬洪史君的才华如同汉代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一样出众。
“暂向明时绾左符”句:说洪史君暂时在朝廷担任官职,掌管文书工作。这里的“左符”指的是掌管文书的官职,古代用玉符来表示身份,所以用“左符”代指官位。
“为郡似家身似客”两句:写洪史君虽然身为一郡之长,却如同家中一样自在;但他又像是客人一样有客旅的感觉。这句中的“为郡似家身似客”运用比喻手法,既形容了洪史君作为郡守的威严,也描绘了他的谦逊自持;而“视民如子吏如奴”则描绘了他对百姓的关爱和对下属的严格要求。这两句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洪史君作为官员的形象和特点。
“鲁公金石光千古”句:这里引用唐朝名臣房玄龄的典故,赞美他政绩卓著,犹如金石一般坚固,历经千年而不磨灭。这里的“鲁公”指的是唐代名臣房玄龄,他曾辅佐唐太宗,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而“金石光千古”则是形容他的功绩和声誉像金石一样永远闪耀,流传千古。
“吏部文章妙两都”两句:赞美了唐朝吏部尚书房琯的文章写得非常出色,他在长安和成都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这两句中的“吏部”指的是唐朝中央六部之一吏部,负责选拔官吏、考核官吏等工作;同时,“两都”也暗示了他在长安和成都的政绩。而“文章妙两都”则表明他在两地的政绩都非常突出,令人赞叹不已。
“戴白垂髫相与语”四句:写年老的人和年轻人一起交谈,称赞洪史君治理政事一向都很廉洁。这四句描绘了一个和谐的场景:老年人和年轻人在一起交谈着,他们共同称赞洪史君治理政事一向都很廉洁。这里的“戴白”指的是老年人,而“垂髫”则是指年轻人。这四句通过描绘这个场景,表达了人们对洪史君的敬仰和赞誉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洪史君才华、为人、政绩等方面的赞美,展现了他作为一个官员的卓越品质和高尚情操。同时,这首诗还通过描绘一个和谐的场景,传达了对洪史君深深的敬意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