粲粲乘鸾万玉妃,肯将红艳斗光辉。
只应侍宴瑶池罢,犹带天边醉色归。
【注释】
“壬午”: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陆游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任主簿。“二月”,指春初;“桃”:《诗经·周南·桃夭》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毛诗·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这里用“桃”代指美女。“乘鸾”,即乘龙;“万玉妃”,指仙女。“肯”:岂肯。“光”:指光彩。“天边”:指天空的边际,比喻远处。“醉色”:指饮酒后脸上的红晕。
【赏析】
此诗作于南宋隆兴三年(公元1160年)。陆游因反对议和被免职归乡,心情抑郁,时值春暖花开时节,便有感于桃花盛开,写下了此诗。
首句“粲粲乘鸾万玉妃,肯将红艳斗光辉”以神话中的仙女比美人,赞美了桃花的艳丽。第二句“只应侍宴瑶池罢,犹带天边醉色归”,描绘了美丽的桃花如同仙女一般,侍宴瑶池之后还带回了醉人的芳香。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陆游对桃花的喜爱,也透露出他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第三、四句“只应侍宴瑶池罢,犹带天边醉色归”,进一步描写了桃花的美丽动人。这里的“瑶池”指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用来形容桃花的美貌是恰如其分的。而“天边醉色”则形容了桃花醉人的香气,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桃花的描绘,赞美了它的美丽与迷人之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