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吾庐信不通,偶来仁里一尊同。
心惊人物如江左,眼净林塘似洛中。
著日晶明松下雪,弄波萧瑟竹间风。
浇花酿酒勤料理,作记东园有醉翁。
【注释】
陪:陪伴;德孺:苏轼的别号。
江左:古地区名,指东晋南朝时以南京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多指长江下游以南地区。这里泛称南方。
心惊:心神不定。
萧瑟:凄凉冷落。
浇花:浇水施肥。
作记:做诗记事。
译文:
十年来我居住的地方不通人烟,偶尔来到仁里与朋友饮酒同欢。
看到这里的人和事物,心中感到惊讶不已,如同在江东见到的人和事一样。
阳光明媚时松下有雪,波涛阵阵时竹间传来风声。
勤于照料园中的花草树木,写下了《东园记》记录这段快乐的生活。
赏析:
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春,当时作者任徐州知州。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赏徐氏园池之后所作,反映了他对于自己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对生活态度的转变。
首联“十载吾庐信不通,偶来仁里一尊同。”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当前生活环境的不适应。他曾经居住在一个闭塞的地方,现在却来到了一个热闹的城市。这种环境的改变使得他的心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开始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颔联“心惊人物如江左,眼净林塘似洛中。”描绘了他看到的景色和感受到的氛围。这里的“江左”指的是江南地区,而“洛中”则是指洛阳,都是古代的文化中心。诗人通过对比这两个地方的景色,表达了他对新环境的适应。
颈联“著日晶明松下雪,弄波萧瑟竹间风。”进一步描绘了他所看到的景色。这里的“著日晶明”形容阳光明媚,而“弄波萧瑟”则形容波涛翻滚。这两句话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
尾联“浇花酿酒勤料理,作记东园有醉翁。”是诗人对自己生活态度的改变。他在东园中浇花酿酒,享受着生活的乐趣。同时,他也将自己的感受写了下来,成为了一首流传下来的诗篇。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自然的敬畏,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