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舍春寒数挽衣,云重雨湿不闻鼙。
老妻未免负薪叹,稚子何为索饭啼。
南地好山青不断,故园芳草绿应齐。
胸中磈磊但尘土,惭愧锦囊兼玉溪。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根据诗句中的关键字进行赏析。

①第一句中,“数挽衣”的意思是多次拉起衣服。“客舍春寒”的意思是客舍里春寒料峭,“数挽衣”与“云重雨湿不闻鼙”两句之间是因果关系,客舍里的春寒使得诗人多次拉起衣服,而“云重雨湿”则进一步强调了客舍的寒冷程度。“不闻鼙”一句的意思是听不到战乱的号角声,“鼙”指战鼓,这里用“闻”字表示听到的意思,“不闻”表示没有听到,“鼙”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借代战事的喧嚣。“重”、“湿”两个词写出了环境的恶劣和客居的艰辛。“负薪叹”意思是老妻不得不背着柴火叹息,“负”字说明妻子在劳作,“薪”字说明妻子是在打柴,“叹”字说明妻子在叹息。“何为索饭啼”意思是孩子为什么哭泣要饭吃?“何为”二字表明孩子哭泣的原因,“索饭啼”说明孩子的饥饿。“索”字表明孩子的乞食,“啼”字表明孩子的哭泣。“南地好山青不断,故园芳草绿应齐”二句写景。“南地”“故园”都是诗人的家,这两句的意思是:南方的山水青山一片连绵不绝,故乡的花草绿草也一片连绵不绝。“青不断”意思是青翠的山峦一望无际,“绿应齐”意思是草木茂盛,一片绿色。“南地”与“故园”相对,“青山”“芳草”相对,突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②第二句中,“老妻未免”意思是老妻不得不忍受这种生活。“未免”意思是不得不,“负薪叹”已经说明了妻子的辛劳,所以这里的“未免”应该理解为“更”,意思为更加、更加辛苦。“负薪叹”三字概括出妻子的辛劳之苦,“何为索饭啼”一句则是妻子因为无法忍受生活的艰辛而流泪啼哭。“稚子”即年幼的孩子,“索饭啼”三字概括出孩子因母亲流泪而哭泣的情况。“老妻”与“稚子”相对,表现了诗人的家庭困苦和无奈。“索饭啼”三个字既写出了孩子的可怜,又写出了母亲的辛酸。

③第三句中,“南地”“故园”分别是诗人的家,“芳草绿应齐”这句诗的意思是南方的山水青山一片连绵不绝,故乡的花草绿草也一片连绵不绝。“南地”与“故乡”相对,表现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芳草绿”三字写出了故乡花草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④第四句中,“胸中磈磊但尘土”意思是胸中郁结的忧愁如同泥土一样。“磈磊”形容心中烦闷,愁闷得象石头一样;“但”表示只,“尘土”比喻世俗之物,这里指世俗之忧。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心中郁结的忧愁就如同泥土一样。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之情。

⑤最后一句中,“惭愧锦囊兼玉溪”意思是惭愧我的诗卷上还记载着锦绣般的才华。“惭愧”意思是感到羞愧,“锦囊”指的是诗人的诗作,“玉溪”指的是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诗集《王右丞集》。这一句是说自己的诗才虽然很好,但是却愧对自己的才华。这两句的意思是:惭愧我的诗卷上还记载着锦绣般的才华。

【答案】

寄德器二首

客舍春寒数挽衣,云重雨湿不闻鼙。

老妻未免负薪叹,稚子何为索饭啼。

南地好山青不断,故园芳草绿应齐。

胸中磈磊但尘土,惭愧锦囊兼玉溪。

赏析:

这是一首怀乡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家园的思念以及对亲人的担忧之情。

首联中,诗人通过描绘客舍的春寒和乌云密布、细雨纷纷的情景来表现自己的孤独和思乡之心。他多次拉起衣服以抵御寒风,却只能听到乌云和雨声,无法听到战乱的号角声;他的妻子不得不背着柴火叹息,而他的孩子却因为饥饿而哭泣。这些细节都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颔联中,诗人通过描绘家乡的美丽景色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他想象着家乡的青山绿水一直绵延不绝,而故乡的花草也一片繁盛。然而,他的家乡却因为战争而变得破败不堪。这些对比使得诗人更加想念自己的家乡。

颈联中,诗人通过描绘家乡的美景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他想象着家乡的山水青山一直连绵不绝,而故乡的花草也一直生长不息。这些美丽的景色使得诗人更加想念自己的家乡。

诗人通过抒发自己的感慨来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担忧和牵挂之情。他认为自己虽然有才华横溢的作品,但是却愧对自己的才华;他觉得自己虽然能够承受生活的艰辛,但是却无法承担家庭的重担。这些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关心和担忧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