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马来何速,烽烟见未曾。
神伤瞻雉尾,愁绝望觚棱。
漠漠虽难问,苍苍尚可凭。
人心无右袒,天意有中兴。
厌世思蝉蜕,伤时泣土崩。
渔樵甘混杂,贫病苦因仍。
更短犹为簿,从聋也作丞。
依仁剧山仰,饱德正川增。
旧事将谁语,前非只自惩。
缘危时过栈,扶老渐携藤。
笃义几虚辱,温颜岂谬承。
醇醲须手漉,拨刺赖观罾。
笑语朝曛隔,尘埃肺腑凝。
尚期文字饮,相对夜深灯。
【注释】
谒(yè)翁丈:拜访老丈。
戎马:指战事。
雉尾:古代帝王仪仗的一种,用鸟羽装饰,形如鸡冠。
觚棱:古代宫室、车舆等上棱角分明的装饰物。
漠漠:迷茫。
苍苍:苍茫。
人心无右袒:指人人没有偏袒之心。
天意有中兴:天意有希望复兴的意思。
厌世思蝉蜕(tiē,一种动物蜕下的皮):厌倦世事,想脱下世俗的皮壳,即出世。
土崩:这里指国家的崩溃。
渔樵(qáo):打鱼砍柴的人。
更短犹为簿:更加清贫还做簿记员。
从聋也作丞:虽然耳聋也要做官。
依仁剧山仰:依循仁义就会高耸入云。
饱德正川增:充满道德就会像河流一样宽广。
旧事将谁语:以前的旧事,将向谁说去呢?
前非只自惩:以前的过错只是自我惩罚而已。
缘危时过栈:因处于危险时期而越过栈道。
扶老渐携藤:扶着老人慢慢拖着藤萝。
笃义几虚辱:讲究义气,却常常受到委屈。
温颜岂谬承:面带微笑又怎么是不真心接受呢?
醇醲须手漉(lù):酒味醇厚,需要亲自用手搅拌。
拨剌赖观罾(zéng,一种捕鱼工具):依靠观看鱼网来捕鱼。
笑语朝曛隔:笑谈声在早晨落日余晖中被隔绝了。
尘埃肺腑凝:尘埃凝聚在胸肺之间。
尚期文字饮:仍然期望能够饮酒赋诗。
相对夜深灯:在深夜里相互面对着灯火。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任监察御史时所作。诗人在《新乐府》序中说:“今拙者多以不近人情取怨,愚者则不求伤俗之益而务自全其身,二者皆不知大难将至而不忧,小利未及而争求。”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写的。
开头四句“戎马来何速,烽烟见未曾。神伤瞻雉尾,愁绝望觚棱”。写诗人在长安城看到军容整肃的将士们匆匆地赶来,不禁感到战乱的频繁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心情沉重。“神伤”二字概括了诗人当时的心情,他既感到忧伤又感到愤怒,因为自己不能为国家出力却还要受到责难。
中间八句主要抒写诗人的愤懑之情。“漠漠虽难问,苍苍尚可凭”,诗人感叹朝廷中正直贤臣不多,而奸邪小人却占据要职,使百姓深受其害。“人心无右袒”,说明百姓没有偏袒任何一方,这是对统治者的讽刺。“天意有中兴”,表达了诗人对于唐朝中兴的希望。“厌世思蝉蜕”三句,抒发诗人厌弃尘世、渴望脱身而出的思想感情。他认为出世可以摆脱世俗的羁绊而超然物外,而入世则难免要受到各种牵制。“渔樵甘混杂”,表现了他对社会的不满以及自己的苦闷情绪。“贫病苦因仍”,反映了诗人生活困顿,处境艰难,但又无可奈何,只能默默忍受。“更短犹为簿”,表明自己尽管地位卑微,但还要勤勉工作;“从聋也作丞”,说明即使耳聋,也要担任职务。这些都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以及追求理想的愿望。
最后六句“依仁剧山仰,饱德正川增。旧事将谁语,前非只自惩”。诗人感慨于朝廷中缺乏仁人志士,因此只能仰望那些品德高尚的人物来激励自己。同时,他也深感自己的缺点错误很多,所以总是自责不已。“缘危时过栈”,“扶老渐携藤”,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处境艰难,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笃义几虚辱”,“温颜岂谬承”,表明他虽然遭到一些委屈,但还是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和信念。“醇醲须手漉”,“拨剌赖观罾”,这些诗句都表现出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自然,充分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于个人遭遇的无奈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