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汤瀹肤垢如失,振衣坐觉神充实。
挹其寒冽事清盥,三咽逾甘过饴蜜。
华清之池故有名,玉莲出水香雾生。
可怜妃子汗犹湿,已闻伐鼓渔阳声。
我思行吟泽畔者,梦想沧浪归濯缨。

浴罢

泉汤瀹肤垢如失,振衣坐觉神充实。

挹其寒冽事清盥,三咽逾甘过饴蜜。

华清之池故有名,玉莲出水香雾生。

可怜妃子汗犹湿,已闻伐鼓渔阳声。

我思行吟泽畔者,梦想沧浪归濯缨。

注释:

  • 浴罢:洗完澡后。
  • 涤肤垢如失:清洗皮肤上的污垢就像失去了一样。
  • 振衣坐觉神充实:整理好衣服坐下就觉得精神饱满。
  • 挹:用勺取。
  • 寒冽:寒冷刺骨。
  • 清盥:洗过手脸。
  • 逾甘过饴蜜:超过蜂蜜的味道。
  • 华清之池:华清池。
  • 玉莲:莲花的美称。
  • 香雾生:水蒸气飘散出香味。
  • 可怜妃子:可怜那女子。
  • 汗犹湿:汗水还未干。
  • 渔阳:古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蓟县。
  • 沧浪:指大江、大海,此处代指诗人自己。
    赏析:
    《浴罢》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华清池的美景,赞美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华清池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劳动者的敬仰之情。

“泉汤瀹肤垢如失”一句中,“泉汤”指的是温泉,“瀹肤垢”则是指清洗掉污垢。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温泉里洗澡,就像把身上的污垢全部洗净一样,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这里的“肤垢”是指人的肌肤上附着的污垢或杂质,而“沦失”则是形容清洗干净后的舒适感。

接下来的“振衣坐觉神充实”,描述了洗浴之后,诗人整理衣物,感到精神焕发的情景。这里的“振衣”是指抖落衣服上的衣服,“坐觉”则是指坐下后立即感觉到的。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在享受温泉洗浴的过程中,得到了精神上的净化和提升,从而感到精神焕发,充满了活力。

“挹其寒冽事清盥,三咽逾甘过饴蜜”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温泉的清凉和泉水的甜美。这里“挹其寒冽”是指舀取泉水时感受到的清凉,而“事清盥”则是指用这清凉的泉水洗脸。最后,“三咽逾甘过饴蜜”则是指喝这三口水泉水,比蜂蜜还要甜。这些细节的描述,使得整个画面变得更加生动和具体,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泉水的清凉和甜美。

在第四句中,“华清之池故有名,玉莲出水香雾生”两句,诗人将华清池比喻为美丽的莲花,而泉水则如同散发出香气的雾气。这里的“华清之池”是指华清宫的温泉,而“玉莲出水”则是指温泉中的水如同从莲花中涌出一般。“香雾生”则是指泉水散发出的香气弥漫四周。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华清池美景的赞叹和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

“可怜妃子汗犹湿,已闻伐鼓渔阳声”两句,诗人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里的“妃子”指的是古代宫廷中的美女,而“汗犹湿”则是指她们流汗的情况。“伐鼓渔阳声”是指古代边塞战争的声音,这里用来象征战争带来的紧张氛围。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

“我思行吟泽畔者,梦想沧浪归濯缨”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这里的“行吟泽畔者”是指那些在河边吟唱的人,而“沧浪归濯缨”则是指他们希望有一天能够回到家乡,过着宁静的生活。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于和平安宁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华清池美景的描绘和对诗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劳动者的尊重。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