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膏粱鄙世胄,岂知牛后与鸡口。
况乃末俗交道衰,时态纷纷翻覆手。
刘君门多长者辙,俗子驱车未容蹂。
斯文博约有王郎,正如白二得元九。
子猷无事只种竹,渊明有巾惟漉酒。
万钟五斗唾不顾,冷笑累累印如斗。
我今已无田园归,身外宁论婚嫁有。
卞和三献已两刖,被褐会当逢一剖。
今君家世自汾阳,汉相人物何堂堂。
坐使斯民歌乐康,岂弟之化如龚黄。
趣君移具过吟窗,羽虫得时已飞扬。
诗句翻译:
从来富贵人家看不起贫贱之家,岂知牛后(指地位低下的家庭)和鸡口(指身份卑微的人)也。
何况末世风俗衰败,时态纷纷翻覆变化。
刘端礼门中多长者,俗子驱车未容蹂躏。
王郎文雅博学有见识,正如白居易元稹一般。
子猷无为只种竹,渊明有巾惟漉酒。
万钟五斗不在乎,冷笑累累印如斗。
我如今已无田园归,身外何论婚嫁有。
卞和三献两刖骨,被褐会当逢一剖。
今君家世自汾阳,汉朝人物何堂堂。
坐使斯民乐康泰,何弟之化如龚黄。
趣君移书过吟窗,羽虫得时已飞扬。
注释与赏析:
- 诗中通过对比富贵人家的鄙视和轻视低微家族的态度,表达了一种对平等与尊重的看法。
- “况乃末俗交道衰,时态纷纷翻覆手” 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变迁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 “刘君门多长者辙,俗子驱车未容蹂” 赞美了刘端礼的门风和行为,暗示了社会的良善与公正。
- “斯文博约有王郎,正如白二得元九” 提到了王郎的学识与才华,以及白、元两位诗人的成就,体现了对文学才华的重视。
- “子猷无事只种竹,渊明有巾惟漉酒” 描绘了两位诗人的生活态度,反映了他们的隐逸生活和淡泊名利的心态。
- “万钟五斗唾不顾,冷笑累累印如斗” 形容了对财富不屑一顾的态度,以及内心的冷笑,表达了对世俗财富的轻蔑。
- “我今已无田园归,身外宁论婚嫁有” 反映了诗人对物质追求的超越,强调个人修养和精神生活的满足。
- 结尾的“趣君移具过吟窗,羽虫得时已飞扬” 表达了对友人搬迁书籍来自己家中阅读的邀请,以及对自己书房环境的赞赏。
- 整首诗通过对人物、事件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社会责任和个人修养的深刻思考。同时,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