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宵风雨急,瓮牖晓光催。
冷枕惊残梦,寒炉聚宿灰。
作文无处卖,觅句有时来。
疏懒忘巾栉,柴门且未开。
杂诗(节选)
通宵风雨急,瓮牖晓光催。
冷枕惊残梦,寒炉聚宿灰。
作文无处卖,觅句有时来。
疏懒忘巾栉,柴门且未开。
注释:
- 杂诗:一种自由形式、风格不拘的诗歌。
- 通宵:整夜、一夜。
- 风雨急:暴风雨来得猛烈。
- 瓮牖:用瓦或竹片做成的窗户。
- 晓光:天刚亮时的光线。
- 冷枕:冷冰冰的枕头。
- 寒炉:冰冷的火炉。
- 宿灰:晚上积存的灰烬。
- 作文:写作文。
- 无处卖:没有地方可以出售。
- 觅句:寻找合适的词句。
- 疏懒:形容懒散。
- 忘巾栉:忘记整理头发和梳妆打扮。
- 柴门:用来指简陋的家门。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夜晚苦读生活的杂诗,表达了作者在恶劣天气下坚持学习的情景。全诗通过描绘环境、动作和心情,展现了一个苦读人的形象。
首联“通宵风雨急,瓮牖晓光催”,写诗人因风雨连绵而无法入睡,只能在风雨声中度过漫长的一夜,清晨时分才被晓光唤醒。这两句诗既反映了作者的生活困境,也表达了他的坚韧精神。
颔联“冷枕惊残梦,寒炉聚宿灰”,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苦读的场景。寒冷的床铺使他惊醒,只能带着未完成的梦继续读书。而火炉中的余烬似乎也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辛勤的努力。这两句诗既展示了作者的勤奋,又表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颈联“作文无处卖,觅句有时来”则揭示了作者面临的困境。他的作品无人欣赏,只能在偶然的机会中得到认可。这种无奈和辛酸使得他的心情更加沉重。同时,这句诗也透露出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尾联“疏懒忘巾栉,柴门且未开”则表现出作者的倦怠和懒散。他忘记了整理自己的仪容和仪表,甚至懒得打开门迎接新的一天。然而,这背后却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苦读人的形象。它不仅表达了作者的生活艰辛和内心世界,也传达了他对知识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