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笑江妃粉面光,化工端为拂娇黄。
蜜脾旋滴明如剪,宫额新涂暗有香。
应与巩梅分气味,不同陶菊斗轻狂。
捧心谁识西施病,临鉴深颦未试妆。
诗句释义:
曾笑江妃粉面光,化工端为拂娇黄。
蜜脾旋滴明如剪,宫额新涂暗有香。
应与巩梅分气味,不同陶菊斗轻狂。
捧心谁识西施病,临鉴深颦未试妆。
译文注释:
- 曾笑江妃粉面光,化工端为拂娇黄。(曾笑江妃的粉妆脸庞,如同工巧的工匠轻轻抚摸着娇嫩的黄色花朵)
- 蜜脾旋滴明如剪,宫额新涂暗有香。(蜜脾中滴落的汁液晶莹剔透如剪刀裁剪过一般,宫墙新涂的颜色在暗中散发着淡淡的香味)
- 应与巩梅分气味,不同陶菊斗轻狂。(应该像巩梅一样拥有独特的芬芳,不同于陶渊明笔下菊花那般轻狂)
- 捧心谁识西施病,临鉴深颦未试妆。(谁能识别出西施病态的美容,以及她面对镜前深深皱眉未曾尝试化妆的样子)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梅之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蜡梅的娇美和芬芳。首句“曾笑江妃粉面光”,诗人以江妃(即杨贵妃)作为参照物,形容梅花的色泽如同美女的粉腮,光彩照人。接着用“蜜脾旋滴明如剪”来形容蜡梅花蕊的形状和色彩,如同精致的剪纸般清晰可见。再通过“宫额新涂暗有香”暗示了蜡梅的香气,虽然不明显,但已足够令人沉醉。
诗中的蜡梅不仅以其外在的美丽吸引读者,更以其内在的芬芳感动人心。诗人通过对比,将蜡梅与巩梅、陶菊进行比较,表明蜡梅自有其独特之处,不随波逐流于其他花卉之间。最后一句“捧心谁识西施病,临鉴深颦未试妆”则进一步强调了蜡梅的独特之美,如同古代美女西施因病态而更加引人注目,又如同她在镜前沉思的神情,充满韵味而不轻易展示自己的美丽。
整首诗通过对蜡梅形态、色彩和香气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蜡梅的高雅与脱俗。它不仅赞美了蜡梅的自然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向往。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内涵,成为咏梅佳作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