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年衮衮似江波,更被闲愁暗折磨。
懒逐西园飞皂盖,却寻严濑听新歌。
春光不为干戈减,花发长嗟风雨多。
已束轻装增别恨,竹林高会阻经过。
诗句解释:
“华年衮衮似江波” - 这句话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如同江波般连绵不断。”华年”指的是美好的青春时光。”衮衮”意味着连续不断或滚滚向前的样子。
“更被闲愁暗折磨” - “闲愁”通常指与工作无关的忧愁或烦恼。在这里,这些忧愁似乎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所困扰,难以摆脱。
“懒逐西园飞皂盖” - “西园”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园林或者一个与秋天相关的场所。在古代中国,黑色是一种尊贵的颜色,而“皂盖”(黑色的车篷)常用来代指地位高、权力大的人。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不愿意参与或接近那些地位显赫、权势滔天的人或事。
“却寻严濑听新歌” - “严濑”可能是指清澈见底的水流,象征着纯洁和清澈。”新歌”则表示新鲜的歌声或音乐。诗人选择在这个宁静的时刻倾听新歌,可能是为了寻求心灵的慰藉或是寻找某种精神上的寄托。
“春光不为干戈减” - 这句表达了即使在战乱和动乱之中,春天的美好依然存在,没有被外界的破坏所减少。这里的“干戈”是古代战争常用的兵器,代表暴力和冲突。
“花发长嗟风雨多” - 尽管春天的到来带来了生命的勃发和花朵的盛开,但诗人仍然感到悲伤和无奈,因为频繁的风雨破坏了这一切。这里的“风雨”不仅代表了自然天气的变化,也隐喻了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已束轻装增别恨” - 这句话表明诗人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出发,因此增加了对旅途中将要遭遇的离别的遗憾和忧伤。这可能暗示着诗人即将离开一个地方去往远方。
“竹林高会阻经过” - “竹林”通常用来象征清幽、高雅的环境,而“高会”则暗示着某种高级的集会或聚会。这句诗可能是诗人对于无法参加某种高规格、高品位活动的遗憾表达。
译文:
华年的流转如江水一般绵延不绝,我被无端的烦恼紧紧纠缠。
我不愿追随那些地位高贵、权势滔天的人,反而选择在清幽的竹林里聆听新的歌声。
即使春天的美好景象依旧存在,但我还是常常为风雨交加的日子感到哀伤。
我已经收拾好行囊,增添了旅途中的离别之苦,竹林里的高朋满席让我遗憾未能参与。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人以“华年”、“闲愁”、“皂盖”、“严濑”等意象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他面对现实困境时的孤独与挣扎。诗中透露出的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不公现实的反抗,以及对美好生活状态的向往和珍惜。同时,诗人在表达情感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和对自然美、艺术美的欣赏。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既有对个人情感世界的深入挖掘,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邃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