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宫北狩未能归,岁岁愁看塞雁飞。
马上勤劳天子诏,莫教霜霰拂龙衣。
【注释】
破贼凯歌八章:唐末,朱全忠欲篡夺皇位,其将孙儒杀宰相崔胤。朱全忠欲立李茂贞为帝(即昭宗),而孙儒则要立朱全忠之子。昭宗被俘,后逃回长安,李茂贞等迎还昭宗。朱全忠又命孙儒攻长安,但李茂贞、王行瑜等不从,孙儒败退。昭宗即位后,追封李茂贞为东平王,王行瑜为河东节度使。
两宫北狩未能归:指唐哀帝和唐昭宗被俘北去。
岁岁愁看塞雁飞:每年看到塞外雁群向南飞时,都感到愁苦。
马上勤劳天子诏:指皇帝诏令李茂贞勤王。
莫教霜霰拂龙衣:不要让霜雪和冰霰沾污了皇帝的衣服。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偓的《破贼凯歌》。诗作于唐昭宗光化三年(900)春正月,诗人因参与密谋拥立唐昭宗复位而被贬到韶州(今广东韶关)。这时,昭宗已被挟持北上,诗人在岭南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此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成的。
“两宫北狩未能归,岁岁愁看塞雁飞”二句,慨叹唐昭宗与唐哀帝被俘北去,至今未归,每逢秋季,仍不免愁看塞外南飞的大雁;这大雁,也是对朝廷君臣沦落他乡的一种隐喻。诗中的“岁岁”“愁看”二字,把诗人内心的悲愤情绪表现得极为深沉。
“马上勤劳天子诏,莫教霜霰拂龙衣”二句,写自己应诏勤王,希望昭宗早日归来。诗人用典,以汉文帝时周亚夫“条侯马肥死,文帝闻而叹之;至景帝时吴楚反,条侯乃击吴楚军而大破之,因自刎而死”(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来勉励皇帝亲征,并表示自己虽身遭贬谪,但仍然不忘匡辅王室。
诗作语言简练,风格沉郁悲壮,是一首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