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尽黄金为买书,时人笑我太痴愚。
一朝有子如尧叟,何处无人说老苏。
可谓死而无憾者,孰云文不在兹乎。
渊明地下闻君葬,也散黄花作泪珠。

诗句解读:

  1. “散尽黄金为买书,时人笑我太痴愚。”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为了购买书籍而花费大量的金钱(“散尽黄金”),这种行为在旁人看来显得有些愚蠢和浪费(“时人笑我太痴愚”)。这里的“时人”指的是周围的人或社会的看法。诗人的行为可能被视为一种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即使面临经济压力也不愿意放弃。

  2. “一朝有子如尧叟,何处无人说老苏。” - 这句话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像宋代的哲学家尧叟(字子寿,号尧叟)一样有学问和道德(“如尧叟”),同时希望他的名声如同宋代文学家苏轼(号东坡居士,又称苏东坡)般广为人知和传颂。这里通过提到“老苏”,即指苏轼,表达了对苏轼学识与人格魅力的敬仰。

  3. “可谓死而无憾者,孰云文不在兹乎。” -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反思,认为如果一个人在生前没有留下足够的学问和影响,那么他就没有遗憾地离开这个世界(“死而无憾者”)。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疑问,质疑是否只有通过留下巨大的成就才算是无憾地离去。

  4. “渊明地下闻君葬,也散黄花作泪珠。” - 这是诗人的一种象征性的哀悼,引用了陶渊明的形象。陶渊明是中国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以隐逸生活和高尚的品德著称。诗人用“渊明”(即陶渊明)来象征自己的理想生活态度,表示自己虽然已故去,但依然以这样的方式继续存在,就像陶渊明那样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清高和独立的人格。同时,“也散黄花作泪珠”意味着诗人希望自己的生命和精神能够像菊花一样在死后依旧芬芳,化作泪水表达对逝去生命的哀思。

译文:

散尽黄金为买书,时人笑我太痴愚。
一朝有子如尧叟,何处无人说老苏。
可谓死而无憾者,孰云文不在兹乎。
渊明地下闻君葬,也散黄花作泪珠。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对后代的期望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诗人将自己比作那些为了追求知识而不被世俗理解的人,体现了其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同时,诗人也展示了对自己去世后影响的担忧,担心自己未能留下足够的痕迹给后世。最后,通过引用陶渊明的形象,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已经离世,但仍旧保持着独立和高尚的品格,希望自己的精神能够永远传承下去。整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个人的情怀和志向,还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