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两度到秦川,每忆东归意浩然。
何况驱车度殽渑,眼前都是好风烟。
【注释】
行次:行军途中停留。渑池:地名,在今陕西临潼县东。东归:指东归故乡洛阳。殽(xiáo)渑(miǎn):山名,在今河南陕县。
【译文】
十年中我两次经过秦川,每次想到东归故里都心潮澎湃;更何况今天驱车路过殽、渑二山,放眼望去都是好风光。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初到长安时写的,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诗的开头两句,说自己已两度来到长安,但每次都想回到洛阳去,所以心情很激动。颔联“况”字领起,写诗人此时的心情和所见。“况”字下得非常巧妙,它把诗人内心的感情波澜推向了高潮,使感情更加强烈。“东归”即回乡之意,这里指回洛阳。“东归意”就是思乡之情。
颈联写诗人在旅途中看到的景色。崤山、渑池一带的山水风景很美,所以“风烟”二字也用得很好,它既写出了崤、渑一带的山水之美,又衬托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诗人在旅途中看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感到非常高兴,所以说眼前都是“好风烟”。
全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