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世文章伯,鸿枢柱石臣。
殒身因卫社,嗣德岂无人。
丹旐西原路,輀车万里春。
一门蒙待遇,徒有泪沾巾。
【注释】
- 命世文章伯:指张叔夜。命世,即“受命”,指受天命。文章,才能。伯,第一等的。
- 鸿枢柱石臣:指张叔夜是朝廷重臣。鸿枢,古代用以比喻朝廷的重要职务;柱石,比喻国家的支柱。
- 殒身:指张叔夜为保卫国家而牺牲了生命。因卫社,保卫国家的意思。
- 嗣德:继承大业或美德。岂无人,难道没有人吗?
- 丹旐:红色的旗帜,这里指灵车。西原路,向西的原野上。輀车,古时一种载运尸体用的车辆。
- 一门:指张家一门。蒙待遇,受到优待。
- 徒有泪沾巾:指张叔夜虽然忠心耿耿为国家效力,但只能流着眼泪。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对北宋名臣张叔夜的怀念之作,也是陆游对张叔夜的赞美和哀悼之作。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饱含深情,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哀思之情。
首句“命世文章伯,鸿枢柱石臣。”赞颂了张叔夜作为一代文臣的卓越才能。在古代社会,“命世”一词常用来称赞那些才华横溢、能够承担重大责任的人,而“文章伯”则直接点明了他是一代才子。
次句“殒身因卫社,嗣德岂无人。”表达了张叔夜为了国家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精神。这里的“殒身”指的是张叔夜为了保卫国家而献身,而“嗣德”则是指他继任大业或传承美德。陆游用这两个词来形容张叔夜的伟大精神,令人深感敬佩。
第三句“丹旐西原路,輀车万里春。”“丹旐”是指红色的旗帜,象征着张叔夜的忠诚与牺牲;“西原路”则表示他在战场上英勇奋战的场景。而“輀车”则是古代用来装载尸体的一种车辆,这里用来象征张叔夜的英魂永垂不朽。整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张叔夜的深深怀念,也表达了他对张叔夜的无尽敬仰。
最后一句“一门蒙待遇,徒有泪沾巾。”则表达了作者对张叔夜家族的深厚感情。这里的“蒙待遇”是指张家一门受到了优待,而“徒有泪沾巾”则表达了作者对张家一门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他们遭遇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张叔夜一生的回顾,赞美了他的才华与忠诚,也抒发了作者对他无尽的怀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