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公醉眠野中石,君醉辄眠舍后亭。
人知醉眠尽以酒,不知身醉心常醒。
众人清晨未尝饮,已若醉梦心冥冥。
淫名嗜利到穷老,有耳亦不闻雷霆。
醉石虽顽委山侧,苔昏日剥谁与扃。
牧童樵叟亦能指,卒以陶令垂千龄。
危檐弱栋倚荒渚,海雾江雨穿疏棂。
勿谓幽亭易摧折,勉事伟节同明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如下:

陶公醉眠野中石,君醉辄眠舍后亭。
人知醉眠尽以酒,不知身醉心常醒。
众人清晨未尝饮,已若醉梦心冥冥。
淫名嗜利到穷老,有耳亦不闻雷霆。
醉石虽顽委山侧,苔昏日剥谁与扃。
牧童樵叟亦能指,卒以陶令垂千龄。
危檐弱栋倚荒渚,海雾江雨穿疏棂。
勿谓幽亭易摧折,勉事伟节同明星。

下面是这首诗的注释和赏析:

  • 注释:

  • 陶公:这里指的是晋代诗人陶渊明,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被誉为“田园诗派”。

  • 野中石:指陶渊明在田园中的石头。

  • 君醉辄眠:意思是说人们只知道陶渊明因为喝醉而睡觉,却没有注意到他其实清醒着。

  • 淫名:指追求名利。

  • 陶令:指陶渊明,因为他曾任过彭泽县令。

  • 垂千龄:意为流传了千百年。

  • 赏析:

  • 第一句“陶公醉眠野中石,君醉辄眠舍后亭”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象。陶渊明和另一位名叫君的人(可能是朋友或熟人)都在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他们的醉意不仅仅是因为饮酒,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 第二句“人知醉眠尽以酒,不知身醉心常醒”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人们常常认为醉酒只是暂时的行为,但实际上,真正让人清醒的是内心。这里的“酒”并非字面意义上的酒精饮料,而是象征生活中的诱惑和纷扰。

  • 第三句“众人清晨未尝饮,已若醉梦心冥冥”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平静和超脱。即使是在清晨,当人们还未开始一天的工作,他们也似乎陷入了梦境之中,这表明了他们的内心并不真正清醒。

  • 第四句“淫名嗜利到穷老,有耳亦不闻雷霆”批评了一些人在追求名利时变得贪婪和堕落。即使他们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但仍然无法自控,最终导致了贫穷和失败。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盲目追求的不满。

  • 第五句“醉石虽顽委山侧,苔昏日剥谁与扃”描绘了一块顽石被遗弃在山边,苔藓覆盖,没有人去关心它的命运。这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冷漠的态度和对人性的失望。

  • 第六句“牧童樵叟亦能指,卒以陶令垂千龄”提到了牧童和樵夫也能指出方向,但最终却因为陶渊明的智慧和品德得到了传承和赞美。这说明真正的智慧和品德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 第七句“危檐弱栋倚荒渚,海雾江雨穿疏棂”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危楼和薄弱的屋梁被海雾和江雨侵蚀,象征着人生的脆弱和无常。

  • 最后两句“勿谓幽亭易摧折,勉事伟节同明星”是对全诗的总结和升华。不要小看一个偏僻的亭子,它可能会受到自然的破坏。我们应该效仿陶渊明的伟大品格,像天上的星星一样璀璨和持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