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椠辛勤四十年,抟风不上鬓霜寒。
朱门何处是知己,短褐空瓢行路难。

《送丁正臣》

铅椠辛勤四十年,抟风不上鬓霜寒。
朱门何处是知已,短褐空瓢行路难。

注解与赏析

  • 注释
  1. 铅椠(qiān chèn):指书写工具和书籍,古代文人常用以指代自己的学问或才华。
  2. 抟(tuán)风:比喻努力追求或奋发向上。
  3. 鬓霜寒:形容岁月流逝,鬓发斑白。
  4. 朱门:古时富贵人家的红色大门,此处借指权贵之家。
  5. 短褐(hè):粗布衣服,简朴生活的象征。
  • 赏析:《送丁正臣》是宋代李觏所作的一首送别诗。诗中通过描绘丁正臣四十年的辛勤劳作与不遇知音的辛酸,表达了对其才学未被重用的感慨及对人生道路艰难的沉思。首句“铅椠辛勤四十年”不仅赞美了丁正臣的学识和勤奋,同时也暗含了其付出的代价和不易。第二句“抟风不上鬓霜寒”则形象地描述了尽管有着远大的志向和不懈的努力,却因种种外在条件的限制而未能实现抱负的无奈与辛酸。最后两句“朱门何处是知已,短褐空瓢行路难”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知己难觅、世态炎凉的深切感慨。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友人命运的深深同情。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传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同情与鼓励。它不仅是对丁正臣个人经历的写照,也是对整个士人阶层在历史长河中所处困境的深刻反思。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李觏作为一位儒家学者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